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初中德育工作的合理规划是先导

初中德育的发展对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问题很多,各种校园暴力和违法事件层出不穷,使全社会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初中生心智不成熟,考虑判断问题不全面,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刺激,做错事,误入歧途。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从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入手,更新德育工作方式,提高德育效果。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合理规划是先导


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无法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规划,缺乏规划,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发展。目前,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更明确的要求,初中要善于掌握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规划,有效整合德育工作者的资质和水平、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概念、预期的德育目标、德育课时安排和重点培养的德育思想,确保学校整体道德教育工作遵循、基础,把握德育的脉搏和节奏,避免德育差距过大。


二、教师德育素养需要加强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水平对德育教育的成果起着直接的作用。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提高德育教育团队自身的素质。教师应注意提高理论素养和水平,积极更新最先进的德育教育方法和德育教育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加强理论修养,培训和学习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学校需要注意对教师的理论培训。教育部门或有关部门提供的德育文件、指导等内容应及时传递给教师,注意及时更新教师的道德素质,以强大的思想道德素质武装每一位教师。此外,还可以考虑让德育教师参加相关部门的培训,吸收新的经验和成果,丰富教师的德育思想素质。此外,考虑到德育工作需要贯穿教学的各个方面,其他课程教师也可以集中进行德育培训,使语文、数学等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能发挥一定的德育成果,促进德育工作的改进。


2.加强道德实践能力,践行道德风尚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停在嘴上,还要落实自己的言行。教师要从自己做起,注意在言行中体现道德观念,体现师德师风,以身作则为学生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实际工作和生活表现中受到影响,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从细节上做好道德实践,以优秀的道德素质发挥主导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影响和感染效果,而且有利于加深道德教育的说服力,让学生愿意跟随教师做好德育工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