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阶段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在儿童与幼儿的衔接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以下是家庭教育在幼儿衔接阶段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促进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儿童的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成熟,更依赖父母,父母的行为是儿童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父母自身的个性特征、教育水平、价值观和家庭教育方式会影响儿童的行为结果。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有合理的学习期望,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这样会让孩子更有学习的动力,从而培养孩子的学习适应性。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例子。父母对学习的兴趣会影响他们教育孩子的能力和对孩子学习的期望,从而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因此,家长要以孩子的学习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安排学习空间、提供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促进学习适应性的发展。
2.促进儿童兴趣的培养。研究表明,父母独立教育、祖父母和父母共同教育的儿童比祖父母教育的儿童更积极、直接、间接、广泛的兴趣发展良好,存在显著差异。相对稳定的家庭教育环境比不稳定的环境更有利于儿童兴趣的发展。因此,在儿童与幼儿联系的关键时期,父母应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变化,与儿童沟通,表现出对儿童的关怀,帮助儿童度过这一关键时期。长辈在家庭教育中的统一态度对儿童兴趣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长辈的教育态度不统一,往往使儿童行为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儿童兴趣的培养。只有给予儿童统一的教育态度,才能使儿童形成稳定的行为和学习兴趣。同时,家庭拥有的书籍种类和数量越多,儿童兴趣的积极性、稳定性和广泛兴趣发展就越好。父母可以通过书籍和阅读指导来培养孩子的兴趣。
3.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培养儿童道德品质方面,民主家庭教育可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削弱教育作用,甚至使儿童形成一些不良道德品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以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主动承担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