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幼儿衔接阶段儿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联系是指儿童从幼儿园顺利向小学教育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转折点。促进幼儿园与小学联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不仅应该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而且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儿童行为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形成、身心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社会适应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幼儿衔接阶段儿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的特点。幼儿衔接阶段的儿童是指处于5~8岁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从感知运算到具体形象运算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儿童主导活动的变化上,即儿童从游戏主导的幼儿园活动转向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学校学习活动。主导活动的变化对儿童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儿童人际关系、活动方式、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变化将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儿童往往缺乏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同龄人之间的合作意识薄弱,生活准备不足,对学校的理解不准确。儿童的发展是连续的、分阶段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幼小衔接时期的特点同时存在。随着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逐渐适应,儿童阶段的特点和小学阶段的特点将分别呈现出减弱和增强的趋势。两个发展阶段的交替转变,构成了儿童幼小衔接时期的发展特征。


2.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中存在的问题。刚从幼儿园班升入小学的孩子肯定会有兴奋、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个性强,自理能力弱,情绪不稳定。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孩子们逐渐从依赖父母和老师转变为独立;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为小学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做作业;学习内容以文字或符号的形式呈现在教科书中。由于小学协调工作也存在实际困难,新生在学习、交流等方面都有压力,有的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导致抵抗力差,适应性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