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声乐教学模式的途径和策略
(1)建立创造性思维。在传统的声乐课上,大多数教师教授灌输知识,他们教授的声乐理论知识大多很无聊,甚至有固定的常规。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信息,难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理性思维与感性认知相结合。鉴于此,教师应注意建立和谐友好的课堂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建立创造性思维,放弃以往被动模仿和消极接受的模式,自觉进行声乐体验,独立发现不足,纠正错误。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取代学生进行音乐体验,给学生想象和探索的空间,并在宽松的环境中慢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政策应该是鼓励、批评、指导、命令、关心和批评。
(2)注意个性化的指导。艺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因为艺术可以将丰富的情感色彩与个性化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在于大众性与个性的结合。艺术作品只有以生活为基础,扎根群众,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只有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色彩才能激发公众的心理共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应盲目追求整体和谐,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统一的整体要求下,对个体学生进行单独的引导,避免传统标准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扼杀学生的才能和智慧。这样,在教师的指导、鼓励和纠正下,学生的个性化空间和基本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在声乐道路上走得更远奠定基础。
(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并不意味着否认传统,更不用说完全抹杀传统了。目前声乐教育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认识到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没有把握好借鉴的程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自觉地避免了传统民族音乐,完全西化,导致学生的演唱技巧相似。即使在社会上,人们也避免谈论传统民族音乐,盲目追求知名歌手的演唱技巧和舞台风格,甚至尊重西方音乐的第一理论。在中外交流如此密切、西方文化不断入侵的时代狂潮中,每个声乐工作者都必须考虑如何改革,将民族声乐推向世界舞台。高校是培养声乐专业人才的摇篮,首先要倡导继承传统、创新的理念。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传统声乐,继承优秀精髓,不断完善创新,使之发扬光大。然后积极吸收世界艺术精髓,洋为中用,兼收并蓄,互利共赢。声乐结合了古典精髓和现代优势,是扎根于人民、丰富多彩的人民艺术,是领先、永恒活力的经典艺术。
(4)开展多媒体教学。在过去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发音时,只能通过听觉器官听到学生的发音,然后利用自己的语言器官模仿学生的发音,告诉他们不合适的地方。这种传统的发音指导是人为的、可变的和缺乏严密性的。现在的MP3、MP4、数字录音机等媒体录音工具具有记忆力强、连续性好、存储密度高、记录时间长、记忆清晰、可重复复制等优点。同时,它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声音进行编辑、控制和波形分析。在波形分析技术下,虚幻不可预测的声音变成可视图形,呈现出学生音色、音高、音调的细微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调动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来改进和加强自己的声音变化。即使下课,学生也可以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声乐训练,自主修改自己的不足。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开拓艺术想象空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