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音乐舞蹈教育可以提高残疾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

音乐和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一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而舞蹈则借助音乐或其他道具,通过人的动作和造型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一些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音乐舞蹈教育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普遍开展的艺术课程。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和音乐舞蹈在残疾学生教育中的巨大作用,人们逐渐发现各种特殊教育职业院校通过文艺表演、艺术节等形式对残疾大学生进行音乐舞蹈文化教育。本文将从音乐舞蹈教育中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提高残疾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架起与健全人沟通的桥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分析音乐舞蹈教育对残疾大学生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


音乐舞蹈教育可以提高残疾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


残疾学生由于某些方面的缺陷,导致接收外部信息的不便,审美文化素质通常与健全的人有差距。由于视觉障碍,接受外部信息的渠道有限,对外部美的感知基本上依赖于听觉或触觉。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盲人学生通过听力感知音乐的美,同时感受音乐的美,随着音乐的优雅发展丰富的联想,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盲人艺术家阿炳演奏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层次分明,旋律优美简单,音乐感人但更愤怒,充分展示了阿炳的生活感知和内心情感。舞蹈教育结合音乐或其他道具,通过人类动作和形状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一些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对盲人学生进行舞蹈教育,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增强盲人学生对外界的感知,提高盲人学生的审美意识。


聋人学生虽然感受不到音乐的节奏,但舞蹈教育也能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体验舞蹈的节奏、节奏和节奏对正常人来说可能并不难,但对于聋人学生来说,很难使舞蹈动作与舞蹈的节奏和节奏相一致,他们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和探索才能达到随乐起舞的水平。舞蹈教育对聋人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在长期的练习中,他们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掌握优美的舞蹈动作,增强体验美和创造美的意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聋人舞蹈《千手观音》在国内外都很有名。21名聋人舞蹈演员中,不少是聋人大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意识到“不劳无获”。虽然上帝关上了一扇窗,但它也打开了另一扇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肢体残疾大多是后天事故或事故造成的身体残疾。音乐舞蹈教育可以让肢体残疾人在享受音乐美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展现肢体残疾人对音乐舞蹈的独特理解和表现力。由于生命的代偿功能,肢体残疾在某一方面的残疾也使生命的其他潜能有了惊人的发展。由于部分肢体的丧失,肢体残疾通常可以突出舞蹈表演的其他部位,使舞蹈的表演元素更加丰富、独特,增强特殊的美感,促进其审美文化品位的提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