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其素质和能力水平将对整个教学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是教师的观念和态度。作为一名中国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深刻的认可和深深的热爱,把它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我们的责任,并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二是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目前,中学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他们在学习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如果不能及时改进和改进,必然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尽快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表演方面,要求教师具备唱民歌、演奏乐器、表演戏曲、曲艺的能力,并能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示范和点评。理论上,要尽快形成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体系,正确认识和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真正成为这条音乐学习道路上学生的向导。在创作方面,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需要,对部分作品进行有机的处理和改编,并灵活运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这种融合才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2、开展多种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更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尤其受到学生的喜爱。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欣赏、讲座和比赛。教师可以对某种民族民间音乐进行特殊欣赏,欣赏后进行讨论。也可以定期或结合一些节日和纪念日,举办歌唱比赛、器乐表演比赛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模仿当前电视上学生关注的选秀节目。比赛是针对所有学生的,从海选开始,直到选出最后的冠军,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其次,可以在学校建立一些民族音乐俱乐部。如合唱团、民乐队、民族民间音乐兴趣小组等,学校应提供专项资金,完善相关场地和设施建设,并任命专门的音乐教师作为艺术指导。活动范围不限于校园,而是面向全社会,努力营造民族民间音乐氛围,逐步成为整个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后,全世界的文化显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式下,只有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在这种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基本理念之一,并对两者的结合提出了具体意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通过两者的融合,不仅可以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