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德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在各级教育实践中,德育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德育观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大胆创新德育观念与时俱进是不可避免的。
1、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如今,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积极健康,关注国内外时事;时刻关注自身发展;不断增强自强意识、自立意识和自信意识;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意识形态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享受、拜金等各种不良思潮侵蚀校园。虽然学校也非常重视加强德育,但缺乏家庭参与和社会参与的协同教育环境。上述现象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艰巨任务。
2、邓小平的德育理论
2.1德育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科学把“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教育的目标。这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人才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要求的层次特点。
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在鼓励和帮助每个人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们仍然必须承认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才能和道德差异,并模仿这种差异来区别对待,使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朝着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前进。”因此,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不能相同,承认现阶段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有道德差异,因此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必须有机地结合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德育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2.2德育的内容
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根据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社会精神风貌,根据新时期德育战略目标的规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德育内容的重要思想,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新时期德育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律纪律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政治教育。学校应根据这四个方面的德育内容,结合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合理确定相应的学校德育内容,进行教育和指导。
2.3德育教育方法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德育工作的方法。在谈到如何处理中西德育的结合时,他强调,在继承传统、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方面,要发扬卓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不能盲目复制,全面西化。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他说:“全社会家家户户都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树立大德育观念,创造全员教育新格局,全面实施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协同运作的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决策与管理的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渠道的一体化”,为实现稳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等部门的同志要从各方面共同努力,“报纸、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稳定团结、提高青年社会主义意识作为一项经常性、基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