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为了顺利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校应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而不是“单一学位”的技术人员和工匠,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虽然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性质不同,但它们不能分离和对立,而应该在实际操作中结合起来。本文讨论了本科阶段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实现了全民大众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再是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成绩,而是承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办学制度,表现为“国家集中规划,政府直接管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培养目标的单一性,甚至出现“文化培养薄弱、专业教育狭窄、功利导向过重、共性制约过强”的局面。高等本科教育也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氛围,狭隘地只关注学生专业的发展,忽视了质量的其他方面,导致质量构成一直处于相互遏制的状态,成为“个人”,与国内高等教育现状不一致,从根本上暴露了高等教育体系的不足。此外,我国大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存在偏差,以专业教育为导向,强调专业学科的目的,课程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而且,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普遍较小,限制了学生的课程选择,难以协调跨学科知识。未开设的课程知识难以融入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支离破碎。过早开展专业教学,限制了学生的事业,使学生在学习上非常模糊。此外,通识教育的发展是从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始的,但这些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只是从加强人文知识的角度,设置最基本的人文课程,如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等课程。这些通识课程的简单设置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本质,进一步弥补了自然科学的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