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在生活中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创造美,拥有辉煌的现代文化。社会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有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古希腊胜利女神像、汉代马踏飞燕石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他们都震惊了观众。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更有利于大学生从各个方面提高素质。
1、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急需完善
普通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基础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外国教育家逐渐转向学生素质的培养。他们主张将“人才教育”或“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其最根本的属性是全面性,使所有公民都能获得应有的基本文化素质,并努力进一步提高这种素质。从而推动全国文明的提高。长期以来,学校艺术教育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其他艺术功能的发挥,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鲜明个性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和创造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和修养,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在文化素质。从这个概念来看,不难发现艺术教育的人文关怀本质上是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欣赏和创造教学来完成审美教育。通过对形式美的对比、协调、对称、平衡、多样性、节奏和节奏的感知,可以把握形式美,帮助构建审美心理。
二、通过艺术教育了解文化、历史
艺术是人类文化中最早、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以艺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艺术是分享人类经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种没有边界的特殊国际语言。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只有几千年,而艺术把我们的视觉推向了几万年前。可以说,每一件艺术品都是那个时代的活化石,是那个时代社会发展的缩影,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艺术是历史的视觉再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将艺术视为各民族最早的教师,认为艺术将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世界观和宗教信仰联系起来,生动地向人们展示生活知识、自然环境、人物、动物、宗教、道德等有价值的东西。可见,艺术是人类的万花筒,只要愿意深入挖掘,总会发现一些有价值、有趣的东西。因此,在艺术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相关知识。在这方面,我有一些尝试,比如《静物默写》――线条表现的衬布是一门以形式为主的色彩课。我发现我提前准备了一些日本和服浮世绘的图片,从“和服”中介绍了这门课。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以及唐装的视频,我把学生们带到了繁荣的钱塘时代,让他们了解祖先的荣耀和辉煌。在这种审美感受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审视当前的文化社会现象,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