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高等教育应该做好几件事
(1)本科教育应有坚实的基础,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证明,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整体供求关系并不平衡。一般来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人数一般不到二分之一,甚至不到三分之一。毕业生转行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办学软硬件的配置需要时间,专业建设需要积累。因此,即使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跟不上市场多变的步伐。目前过于强调专业教育,专业基础教育投入的精力和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影响转行人才的发展。本科教育专业要有效整合,避免过于细致重复。各专业课程体系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衔接性和实用性。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文件、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不能限制死亡,要不拘一格。否则,就会有“千师一面”和“千师一技”。师风师德对学风影响很大,教师每节课都通过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为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素质,提高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录取率,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校应实行全过程导师制度,由导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具体指导和管理,并负责学生的实习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让学生提前做好四年的学术规划和生活阶段规划,不时回答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和鼓励。辅导员应进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入课堂,深入课堂,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指导、学术指导和生活管理。提倡所有辅导员都是校长,有利于学生管理。目前,许多学校或部门实行辅导员和校长分离制度,不利于统一管理。
过去,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是按照60分及格制进行的,教师只能严格遵守,不能越过雷池。从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允许他们自由选择考试和考核方法,并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确定考核及格线。学校不应将考试不及格率、及格率和学生评价限制为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在教学监控不到位的情况下,实际上成为唯一的依据)。
(三)学校抓好“四风”建设
师风、学风、考风、校风是学校办学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前提,好的“四风”要靠长期培养和上下传承。因此,在注重师德师风的前提下,学校要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从上到下把握“四风”,从头到尾不懈努力。这样,经过几次学生,就可以形成或恢复良好的“四风”。
(4)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外援作用
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经常举办家长会,学校和老师与家长有更多的联系。因此,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有限理解几乎只有一个渠道,不利于家长与学校的正常沟通和学生的培养。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作用是教师不可替代的,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关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建立与家长的沟通制度,并有效运行。
(5)充分发挥成功人士的示范作用
社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和创业史在激励、鼓励和引导学生成为材料方面发挥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影响深远,学校常规教育难以达到。邀请我校毕业的社会精英回学校发言,效果最突出。“我为学校感到骄傲,学校为我感到骄傲”的信息非常有利于建立学生对学校的热爱、自爱和自我完善的情感。
(6)做好校园周围人文环境建设
高校不仅需要良好的内部文化环境,而且对外部环境,特别是周围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前的社会非常复杂,校园周围的一些网吧、歌舞厅、麻将厅、浴室中心和其他娱乐场所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分散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因此,一些学生患有“网络成瘾”,放弃学业,甚至不能正常毕业,这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呼吁政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整改,给校园一个安静的氛围。
结语
高等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育项目,需要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教师教学知识和技能、适应学生知识和才能成长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有识之士从关心教育、希望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愿望出发,进行了大量冷静的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很难简单地说利大于弊,有些结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出。无论如何,我们的眼睛应该更加关注它带来的缺点。只有这样,所有关心教育、致力于教育的人才能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兴利除弊,使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