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吸收中国孝文化精髓,加强感恩教育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享受着上两代人的各种关怀和宠爱。他们受不了风雨,甚至有人际关系的趋势。看来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天性,而孩子如何关心和孝顺父母几乎不在乎。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的价值,进行感恩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吸收中国孝文化精髓,加强感恩教育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孝道”的内涵。从字面上看,“孝道”是一个意义词,上面是“老”,下面是“儿子”:总是指上一代,儿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和下一代是“孝道”,就像儿子背着老子,上一代思考如何培养下一代;孩子永远不会忘记养父母的责任,总是思考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完整。从“孝道”的人性起源来看,孝道就是爱,是年轻一代对长辈感情的自然表达,仅仅理解为回报和责任是不够的;孝道来自血缘关系,与家庭关系相连,父爱和母爱是自发的,是情感的自然表达;如果法律强制和舆论监督下的“孝道”只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已经改变了品味,不再是孝道。因此,孝道是爱,是血缘关系;孝道是平等的,出于内心自发的感激。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渗透性最强的文化体系。孝文化具有人与封建、精华与糟粕、历史与继承的两重性,其历史作用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孝文化采取正确的批判性继承态度。在当代社会,孝道不再具有泛孝的地位,而只能回到家庭伦理的地位。现代孝道文化具有人格平等、义务平行互利、注重情感、强调自律的特点。从行为上看,孝文化的精髓包括文明礼貌、尊重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谐、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贫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范畴。从内容上看,孝文化包括尊重、信仰、真诚、善良、恭敬、和谐、让、礼、谦、宽、贞、廉、直、节俭等美德范畴。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美德范畴涉及到个人道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孝道文化不仅属于封建社会,而且需要孝道文化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孝道文化所提倡的人性的真、善、美等优良品质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


诚然,孝文化也包含了一些封建糟粕,主要表现为“愚忠”和“愚孝”,如帝王,一国之君独神明;人民,众生无知等等。封建伦理就是为这种不平等服务的。“君臣臣父子子”、即使在中国现代家庭中,如家长制和法人制中的家长制现象,“君要臣死,父要子死”等荒谬观念也没有消失。从方法论上讲,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无知的,从动机论上讲是自私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倡导“自由、平等、博爱”;鲁迅先生在杂文《二十四孝图》中攻击了封建孝道的虚伪、自私和残酷;巴金先生用他不朽的三部曲《家》、《春》、《秋》对封建家长制和吃人的礼教喊道:“我抱怨!”。今天,这三位中国引以为豪、思想觉醒者的声音依然没有过时!如今,我们必须从中吸收孝文化的精髓,消除其糟粕,赋予“孝”以时代内涵,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