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百色市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培训,初步构建了以红色资源为核心、以体验式教学为重点、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新型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区市干部培训中心培训党员干部的新途径,培训效果受到学员及其所在单位的广泛好评,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然而,如何拓展和加强百色红色教育品牌,进一步响应全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百色市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百色市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发祥地。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义等共产党人带领公众发动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红土上树立了武装斗争的光辉旗帜,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武装起义中留下的大量革命文物,使得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红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田东经正书院)、红七军红八军会师旧址(乐业)、长蛇岭攻坚战遗址、解放街等革命遗迹。近年来,新建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园、红军桥、铜鼓楼、南阁亭、邓小平手迹碑园等纪念场所,不断挖掘和丰富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百色各县分布着大量独特的革命遗址、遗址和纪念地,与现有的革命纪念馆一起,形成了典型而深刻的红色旅游资源,共同展示了百色、广西乃至中国现代革命的辉煌历程。继延安、井冈山、韶山、西柏坡之后,百色已成为中国又一个红色圣地。200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旅游局明确将百色县市列为全国规划建设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并确定其主题形象为“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经过近年来的培育,“邓小平足迹之旅”已成为广西“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领先品牌,在全国广受欢迎,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由于百色红色教育资源开发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初期,仍存在一些问题:
(1)“红色”与“旅游”的结合不够强
红色旅游的“红色”是内涵,“旅游”是一种形式。实现旅游与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作用。目前,百色革命景区提供的红色旅游产品基本上是简单的图片展示和窗口文物展示,观光内容大多是静态的,缺乏现代高科技的动态展示手段。许多革命景点只有单一的参观形式,缺乏参与和体验旅游项目,缺乏一系列红色旅游餐饮和红色旅游商品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包装。这使得“红色”与“旅游”的结合不强,缺乏冲击力和影响力,人们无法理解深刻而沉重的政治内涵,无法欣赏特殊的精神和文化享受。
(2)红色教育外延不足
目前,百色红色教育的主要对象主要是区、市、县各级干部教育,部分来自中央机关和其他省、市各级干部。红色教育不足以延伸到普通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和大中小学。
(3)红色教育相对单一
百色市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干部党精神教育的作用,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精神教育还不够。一是现场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现有的现场教学点说教多,互动教学少,对干部的震撼力和吸引力不大。二是针对性不强,体验式教学泛用化。在现有的现场教学中,主题没有根据对象的变化更换或强调某一主题,使得不同层次干部的党精神教育差异不大,地方干部和外国干部的党精神教育差异不大。不能解决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干部对党史有不同的了解,需要获取的信息也要不同。三是历史与现实脱节,多重历史回顾与讲述,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干部到党校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学习历史就是学习今天。四是重形式多样,轻实效评价。近年来,百色市、县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综合运用讨论、案例、体验、场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效果跟踪评价机制并不完善,红色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充分体现。
(四)操作重经验延承,轻规律探索
近年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注重转变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党精神教育的经营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党的职业发展要求、党校教育法和干部成长法的要求相比,存在一些不适应性。原因是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习惯于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红色教育。培训前,他们对学生的培训需求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主动性不够,教与学的关系也没有理顺。二是缺乏对红色教育的深入研究,没有充分掌握新时期红色教育的规律,重教轻实践,重道德知识传授轻道德情感培养;红色教育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没有结合,没有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学科,开展全面的党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红色教育资源在党精神教育中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