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培养教育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
高校感恩教育要大力倡导“友好、团结、互助、和谐”的合作精神,坚持“感恩教育、合作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实践的作风,培养关爱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1)在集体精神中培养感恩意识
当代大学生性格自我,集体合作意识薄弱。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总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很难融入集体,这使得学生对周围的人缺乏感激之情。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体意识。学校感恩教育要积极开设第二课,深入班级,深入宿舍,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感恩讨论、感恩辩论、感恩宣传等活动。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活规范。并在情感上培养大学生在群体中的感恩,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温暖,心与心更加紧密。
(2)在“四位一体”中培养感恩之情
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学校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但仅仅依靠学校感恩教育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在学校形成感恩氛围。学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作用,并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指导和监督。此外,学校应积极与学生家庭沟通,提高家长对感恩教育的重视,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帮助家长提高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能力。最后,学校应该防止社会不良思想对学生的误导。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友谊,教学生区分是非。只有通过“四位一体”和合作,大学生感恩教育才能产生难以察觉的良好作用。
(3)在合作互动中开展情感教育
感恩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辅导员只有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才能敞开心扉。师生情感交流是师生感恩教育合作互动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平等、理解、包容的对话氛围中,学生才能理解和认可感恩教育。其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以身作则,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因为教师高尚的情操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四)在合作活动中实践感恩教育
首先,感恩教育要体现在专业学习实践中,帮助学生学会在专业学习中合作分享,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融入人生职业道德。其次,感恩教育要体现在学生的社会交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学生与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使学生不仅要有“感恩社会”的意识,还要有“回报社会”的行为。比如组织大学生参加当地社会老年服务中的志愿者劳动。最后,感恩教育要体现在学校的精神文明氛围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感恩活动,邀请老师、家长、学生坐在一起畅谈,为师生营造充满爱心和感恩的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