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区域间人口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1)区域间人口特征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人是教育的主体。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受到区域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地理因素的影响,也是影响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


教育以人为本,人口数量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结构的设置、教育规模和教育发展速度。人口数量对教育投资、教育普及程度、规模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区域人口密度是指人口在特定时间内在地理空间内的聚集和密度。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学校在相同的辐射面积内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生产的效率。然而,人口过密会导致人口压力和劳动力过剩,导致学校和就业困难,以及交通、住宅和公共产品供应紧张等社会问题。人口太稀缺,劳动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比如教育会出现学校覆盖面大、学生上学路程长、班级数量不足、办学规模小、教育生产效率低等问题。[4](P133~134)我国区域间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不平衡。中、东部省份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40%,而人口实际上占90%。西部7个省份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0%,人口不到10%。密度最高的上海每平方公里2562人,西藏最少只有3人。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不仅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教育的发展对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优化人口文化结构具有直接和关键作用。教育还影响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改变人口再生产类型和年龄结构类型。[4](P137)~138)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及其变化对教育的结构和规模也有重要影响。人口素质是人类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区域人口素质的差异。[4]


(2)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区域教育的发展首先受其区域经济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提出了培养人才的需求,不仅促进了教育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而且决定了教育发展的结构、规模和效益。另一方面,区域教育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通过创新、引进和推广技术,加快区域技术进步,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JP+1]2011年各省市人均GDP经济实力排名。可以看出,2011年各省市经济发展实力最强的城市是一楼:上海、北京、天津;二楼发展较好:浙江、江苏、广东。广东的经济实力处于第二层,远好于湖北和重庆,但广东的教育发展指数为0.598,远低于湖北0.658和重庆0.662。这表明,虽然经济在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带来教育的发展,经济的落后也不一定带来教育的落后。然而,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经济教育发展的快速增长水平,其教育发展指标和经济实力优于湖北和重庆,湖北和重庆一直被认为是教育经济的“重要城镇”。这说明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中西部落后地区也可以在教育上取得突破。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