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一方面,它受到传统思想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有潜在的指导思想――“人们会赢得天堂”。特别是对于受过传统教育的教师和家长来说,人类中心的概念潜意识里存在,思想被锁定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认为自然永远是我们理解和转变的对象,人才是自然的主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难从内心尊重和爱护自然环境,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施儿童的生态教育。


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对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学校教育仍处于片面追求入学率的水平。对于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它们只被视为国家条件教育、技术教育,或者只被视为培养教育等。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生态教育课程往往被其他主要课程所占据,生态教育往往只是一个过程。表现为外部行为培养、内部价值观教育、单一教育、综合教育、眼前教育、长期教育等。这种教育目标定位狭窄,不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2]


(2)教育内容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首先,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生态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教育,是一种综合知识和能力教育,几乎涉及各学科和领域,不能简单地通过举办几次讲座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中小学各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有机体系,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第二,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由于生态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只能反映在一些辅助课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以自己的学科为中心,导致生态教育无法跟上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反映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主流思想,限制了青少年的思想与时俱进。


(三)教育形式单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生态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社会性和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然而,生态教育等学科涉及面广,实践指导要求强。单靠课堂知识灌输很难实现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在问卷的统计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只有34.1%的学生选择“学校”获取生态环保知识。调查还发现,由于学校生态教育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方法中,有些往往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系统教育每年专家讲座或科普宣传,这些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疲劳和疲劳,不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想象力、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对未成年人生态价值观教育和时代的要求与构建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加强未成年人生态价值观教育,必须从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一是构建未成年人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学校德育的目标是明确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德育的内容要渗透到生态价值观教育中,德育评价要注重对象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二是优化未成年人生态价值观教育方式。通过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营造教育氛围;强化教师生态教育理念,建立优秀的生态教育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直接感受中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