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科学简介
信息用于标记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跨越了许多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信息,主要研究内容是信息的应用方法和运动规律,主要研究工具是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大学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信息源理论和信息获取;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以及在一定基础上的判断和控制;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趋势;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用途;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标准和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社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即时化、资源共享等演变过程中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表现,而不仅仅是掌握多少书本知识。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除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外,还要积极呼吁和联系社会团体和优秀企业,良性结合广泛的社会力量。
三、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活动的支撑因素
分析信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通过学校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其未来的创新积累能量。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高校各部门要协调,优势互补。最好成立信息技术创新工作组,统一规划和领导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发展规划、资金筹集和活动开展。完善工作组的组织协调,加强工作组成员的组成。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工作中心,划拨专项资金,不定期邀请科技创新学者和专家讲授经验,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营造平等轻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倡导师生平等对话,鼓励学科专业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2)组建高素质、创新的教师队伍
在指导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没有准确的判断,很难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由于缺乏实践应用经验,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项目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技术了解不多。配备相关导师介绍信息专业方向和前沿技术研究,对具体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生科研条件,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教师科研,忽视学生科研,许多高校甚至没有任何学生科研支持和资金投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有序开放各种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适当倾斜学生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投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采用学分制等灵活的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和任务,明确奖惩,激发师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