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的“哥白尼”,夸美纽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了与同时代人文主义教育家不同的教育理念――普及教育思想。这一教育理念是在满足新兴资产阶级多方面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欧后来的伟大工业革命和一系列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逐步摆脱宗教神学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守枷锁,打破追求知识的思想禁锢。从这个意义上说,夸美纽斯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人文主义的一大历史性飞跃和进步。夸美纽斯的普及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特征:
一、普及教育的必要性特征
普及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层面,主要包括国家社会、当今生活和永恒生活。首先,这是由夸美纽斯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当时夸美纽斯的祖国―捷克共和国失去了独立,人民受到了占领国天主教会的迫害和压制。国家混乱的战争给夸美纽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给他带来了悲惨的命运。他试图把希望寄托在普及教育上,使“基督教社会能够减少黑暗、烦恼和冲突,增加光明、整洁、和平与宁静”[1]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民族解放和祖国独立。但“教会和国家的改进在于青年得到适当的教导。”[2]青年教育的关键在于普及教育,这体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他从民主主义、人文主义、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受到新教育观、民主观、自由观等新兴观念的影响,认为人们应该在世界上有所作为,追求类似天堂的生活。这必须通过普及教育、准备和建立学校,让年轻人“能够学习当前和未来生活所需要的所有科目,并学习得非常完美”[3],即夸美纽斯理解的泛智学校,从而实现“让这里的年轻人充满活力,对一切都能胜任、简洁、勤奋,未来可以委托他们做任何日常事务”[4]的教育目标。尽管如此,夸美纽斯仍然强调,既然人是永生、智慧和幸福根的上帝的创造,那就是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崇高、最完美、最美丽的事物。在他看来,其最终目标必须超越生活,即超越生活,追求知识、美德和虔诚,实现未来的永生,结合所有完美、荣耀和幸福的终极上帝,与上帝分享最高的完美、荣耀和幸福,即“生活只是永生的准备。”[5]实现最终目标的前提和途径是教育。虽然上帝给了我们“知识、美德和虔诚的种子”[6],但我们必须通过普及教育作为获得实际知识、美德和虔诚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普及教育在今生和永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夸美纽斯还借用“自然”的常见榜样来引导我们:任何想要生产大量产品的人都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学校还可以发挥这种效果,产生、淳化、增加智慧的光辉,并将其分布到全人类社会。因此,必要的普及教育符合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利益。
二、普及教育的平等特征
夸美纽斯提倡普及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即所有的年轻男女平等进入学校,不分财富和贫穷。人的目的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即成为一个理性的动物,成为一切事物的主人及其创造者的形象,吸收和实践知识、美德和虔诚,并利用这一生来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普及教育的平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低平等。夸美纽斯认为,贵族子女应该接受教育,以满足统治的需要。贫困群众接受教育是为了谨慎服从上级,满足全国和谐稳定的要求,这就是夸美纽斯追求的“光明、整洁、和平与宁静”的社会。当然,由于上帝给予所有人的认知和赞美,知识是公平的,即使是穷人也有上帝的认可。因此,我们有必要模仿太阳,向世界散发光、热和活力,使世界上的一切都能生存、繁荣和繁荣,普及教育也是如此;第二,智力平等,夸美纽斯认为世界上没有人是弱智的,不能教育和改进,即使不能单方面进步,但心灵可以通过教育变得柔和,学会服从。夸美纽斯提到,“虽然所有人的心都不一样,但他们有相同的人性、相同的感觉和理性的器官。”[7]可以理解为所有人类都具有接受普及教育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西拉的儿子曾经说过:“每件事都有它值得称赞的时期。最后,虽然有点慢,但总是说明它没有白白生存。“反映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第三,性别平等,他反对社会鄙视女性教育,认为女性追求知识类似于男性获取知识,女性有同样敏锐的理解和知识能力,但警告我们区分书籍,即学习真正的美德和真正的虔诚书籍,以提高他们的真诚和满足感。由于性别差异决定了家庭社会中男女角色的不同,夸美纽斯错误地认为女子教育不同于男子教育,但即使在当时,他仍然非常重视倡导女子教育,并充分肯定了女性的能力。总之,所有年轻人的普及教育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实现,平等地接受教育,学会思考、选择和实践,快乐地度过今生,对未来的生活有更多的愿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