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1)有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是儿童生活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环境影响很大,幼儿园教师是儿童除了父母,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其对儿童性别角色的认知不可低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超越了父母的影响。现在许多父母和媒体反映男孩缺乏阳刚,表现出安静、内向、胆小,甚至女性化的倾向,这与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不可分割,在女性“统一世界”幼儿园,儿童接受教育模式,模仿成人对象是女性。男性教师进入幼儿园可以为儿童,特别是男孩提供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模仿对象,展示男性角色的特点,使儿童性别发展有参考模式和原型,防止性别认知发展的偏差和不足,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满足儿童不同的情感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人类需求水平”理论中指出,人们需要尊重和被爱,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更年轻,他们松开父母的手,进入幼儿园的新环境,他们需要更多的照顾和照顾。儿童不仅需要女性特征的照顾,还需要具有男性特征的情感照顾。研究指出,父母教育与母亲教育的结合是对儿童情感的最佳满足。男教师和女教师一起工作,可以互补优势,促进儿童情感的更好发展。例如,男孩通常更淘气、活跃,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有些行为在女教师眼中可能不文明、不听话,但男教师可能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孩子可以得到男教师的认可和满足。男教师进入幼儿园,以满足儿童不同的心理需求。
(3)有利于儿童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主动探索和询问,而女性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不如男性。从事幼儿教育的男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同时,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科学目标明确提出了教师引导孩子发展的方向:“对周围的事物和形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由于自身特点,男性普遍比女性活跃,喜欢实践,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对新事物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男教师在引导这些学习能力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
(4)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家庭中的照顾一丝不苟。当孩子接受学期教育时,老师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注意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女老师天性温柔善良。虽然她们照顾孩子,但往往不够严格,忽视了孩子性格的弱点。男教师独特的性格特征是对孩子人格成长的有益补充。有研究人员指出,父亲对女孩性格的影响也很明显。通过与父亲的接触,可以使他们的情绪更加稳定,增加自信、果断、独立、勇敢、坚强等优良品质。因此,男教师在日常幼儿教育中与孩子的互动将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如何应对学前教育中男教师缺乏的情况?
(1)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如前面提到的,男性不愿意从事幼儿教育,或者在幼儿教育中面临诸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许多传统观念的影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如今,社会基本认识到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改变人们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感到受到尊重,他们的努力也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男教师、鼓励男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的氛围。其次,要改变社会上以往对幼儿教师的评价标准,肯定男教师的优势,而不是把男教师的缺点和女教师的缺点进行比较。比如男教师虽然没有女教师那么细腻,但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方式上有自己的优势。社会要为男教师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给男教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2)对社会政策的支持
一般来说,学前教育中男教师的缺乏仍然是社会政策的影响。例如,幼儿园教师的收入普遍较低,社会地位较低与大的社会环境有关。为了真正解决学前教育中缺乏男性教师的问题,我们必须在社会政策上给予男性教师支持。例如,在幼儿园教师或学前教育的录取阶段,加强宣传,鼓励男性申请学前师范教育,甚至适当降低申请学前教育的男性的分数线。对于在基层或偏远地区从事学前教育的男性教师,他们可以降低学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男性教师还可以支持学校、住房、养老金等社会福利政策,以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从事学前教育,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