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原因
1978年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全国只有633所普通高校,学生102万。到1990年,发展到1077所,学生人数为206.27万。1992年,各类成人高校1198所,学生147.87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到1998年,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平均水平仅为9.6%,距离大众化还有一定距离。到2000年,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近年来已达到15%。可见,我国正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行列。
为什么要普及高等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能适应中国的国情吗?这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理论界思考更多、争论更激烈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潘茂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潘先生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应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而应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努力赶上知识经济时代,从长远来看,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的普及是高速公路的超车道。”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的普及过程是一个行政推广过程,而不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许多高校在短时间内从原来的传统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阶段,只忙于扩大招生,很少调整高等教育体系。一方面,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服务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扩大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征提前出现,导致高校存量过大,教师比例过高,“质量”维度不能满足普及阶段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扩招速度过快,也带来了很多矛盾和困难。一是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数量发展迅速,但校舍、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一时跟不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二是发展与投资的矛盾。高校发展迅速,但办学资金投入增加不快。扩招以来,很多学校主要靠学费收入的增加来维持发展,政府投入增速不大。到目前为止,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还没有达到预期的4%。三是招生与就业的矛盾。只考虑到招生人数的增加,没有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导致扩招后就业困难。第四,扩招与结构的矛盾。扩招时,招生专业缺乏宏观调控和理性分析。很多高校热衷于招收经济、金融、文科、管理等投资成本较低的专业,而社会、市场急需投资成本较高的热门专业考虑较少。我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不多,但由于专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