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大学生在18岁到23岁之间,正处于青年阶段的中期。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成熟,但他们的心理并不健全,他们的情绪也很容易波动。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和继续教育形势日益严峻,再加上没有完全适应新环境,大学生容易产生以孤独为代表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会导致一系列的行为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校园案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体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旨在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成绩,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显著增加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在国外,体育锻炼被称为治疗抑郁症的“绿色疗法”。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现有大学生孤独感研究,探讨校园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孤独感的调节作用,为大学体育教育和大学生健身健心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Weiss在1987年对孤独做出了以下定义:孤独是当个人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时,他们对沟通的渴望与实际沟通水平有距离时的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往往伴随着孤独、无助、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和不耐烦的精神空虚。大学生普遍存在孤独,主要原因是缺乏与他人的言语、思想和情感交流。大学生孤独体验的长期存在将限制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首先,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能会导致一些情绪障碍,扭曲人们的健康心理。第三,孤独影响了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中国学者唐敏发现,孤独越高,越倾向于以幻想、逃避等消极的方式处理问题;孤独越低,越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处理问题,如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
大学生孤独的原因
(1)大学生孤独感形成的主观原因
首先,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巧。一些外国研究人员发现,孤独的人不能适度地暴露,以满足他人对他们的期望。因此,这些人给外界留下了冷漠或不可理解的印象。中国学者王海龙指出,缺乏社交技能不能适当地表达自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喜欢表达自己,这样的人过度表达自己,忽视别人;另一种是不敢表达自己,即由于悲观的性格导致社会活动的退缩和逃避。
二是过分追求个人需求的满足。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此外,城市家庭建筑的独立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很难有机会与同龄人玩耍和交流。因此,许多大学生缺乏对他人必要的理解,无法换位思考。因此,很难形成自己的沟通圈,缺乏能分享内心情感的朋友。
第三,缺乏承受挫折的必要能力。大学生特别关心自己的尊严,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经常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被看不起,导致不安全感、孤独感和抑郁、自卑、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
第四,青春期闭琐心理的表现。由于“青春期闭琐心理”的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心理自我保护机制的干扰,与他人建立了心理障碍。希望被认可和接受,担心被拒绝,想投入群体生活,害怕被孤立,期待情感依恋和寄托,但害怕向他人敞开心扉,难以与他人有效沟通,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沟通信心,干扰了他们的社会沟通,而且阻碍了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大学生孤独形成的客观原因
首先,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原则的负面影响。当涉及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就业和其他与个人利益有关的事情时,个人之间的秘密竞争会导致人际信任危机。其他不利的外部因素也会导致孤独,如家庭关系不和谐、消费比较、高强度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压力。
其次,忽视了对心理危机的干预。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和严重后果,学校和政府往往选择避免考虑社会影响,而不是采取积极的措施。此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师建设滞后、教育方式单一、与社会严重脱节、忽视网络安全教育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