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俄语学校(俄语专修馆)的办学定位

1、俄语学校(1899-1922)


(1)俄语学校(俄语专修馆)的办学定位


1898年8月,东清铁路破土动工,东三省铁路俄语学校建成,旨在培养铁路谈判人才。1899年4月,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东省铁路俄语学校,培养俄语人才。起初,俄语学校只有中文和俄语两门课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东省铁路俄语学校改组为外交部俄语专业馆,直属外交部管辖。办学的目的是培养外交人才。专业馆仍在俄语学校原址,即北京东城东总布胡同。俄语专业馆的名称后来被修改了。1922年第二届甲级学生毕业时,改名为北京俄语法学院,后来并入北平大学法学院。


(2)俄语学校的课程设置、作息


俄语专业博物馆的课程设置与当时的大学相同。在俄语课程设置方面,俄语专业博物馆提供汉语翻译俄语、俄语翻译汉语、外交简介、俄语历史、文学历史、印章、会话等课程。第一学年由中国教师授课,从第二学年到毕业,由俄语教师授课。俄语和汉语是主要科目,还增加了一些辅助科目,如法语、数学、历史、经济学、法律、印章、体操等,学制为五年。每年暑假招生一次。重组后,东省铁路俄语学校保留了三个班的学生,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个班。由于东省铁路俄语学校只提供中俄两门功课,上述其他学科课程需要辅导,补习期满后允许毕业。毕业考试期间,外交部派官员亲自监考,以示庄严。根据当时学校的章程,毕业考试获得第一名的学生留在外交部,其余毕业生由国务院分配到东北和西北各边境省[7]。


学校规定:上午9:00至12:00的三节课是俄语课,下午1:00至4:00是其他学科的课程,体育活动在4:00至5:00进行。周日上午9:00至12:00,全校学生聚集在一起,分为甲、乙两个班。下午休息。每周六发一次名单。第一名学生的试卷由学校印刷成油印讲义,并发送给学生作为学习材料。


二、俄文兴育学校(1902-1909)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和开通,俄罗斯利用义和团体运动的机会向中国东北部派遣军队,中俄谈判事务不断增加。因此,培养能够代表政府参与国际谈判的年轻人才和熟悉俄语的翻译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1902年,黑龙江将军萨保在齐齐哈尔设立了俄罗斯教育学校,被称为“俄罗斯大学”,这是黑龙江省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8]。教育学校有三年的教育制度,并聘请俄罗斯人教书。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人数较少,1906年毕业生仅4人,1907年学生31人,1909年俄罗斯教育学校关闭[9]。虽然办学时间很短,但俄罗斯教育的发展和俄罗斯人才培养的努力不容忽视。


三、结语


由于政治和地理因素,黑龙江一直是我国俄语教学的重要领域,承担着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使命和任务。随着东清铁路的建设,沙俄在哈尔滨创办了两所性质的高等学校,即俄侨私立高等学校和中东铁路办的高等学校。九一八事变前,中东铁路办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由东省特别行政区接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教学管理到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完全采用苏联模式。清末民初,我国一些俄语教育机构在办学规模上还不够成熟,或者史料记载不够详细。例如,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是广州第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起初,俄语被排除在外,后来由于中外关系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增加了东方和俄语博物馆,专门培养日语和俄语翻译人才,1905年改为翻译博物馆;吉江翻译学校也在哈尔滨开设,专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但由于效果很小,被改为商学校。本文通过对几所俄语学校教学情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中国俄语教学传统形成的历史沿革,研究中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