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教育一体化倾向于
闽台的府县儒学虽然成立时间不同,一些具体规定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来说,两者存在于统一的教育格局中,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组织机构一体化
清朝从福建派往台湾的地方官员将发展儒家教育视为倡导地方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台湾建设成海滨邹鲁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历届官员大多重视开设新儒家思想或修复旧儒家思想。因此,在闽台一代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福建省适当调整了府县儒家思想规划,重点在台湾开设儒家思想,对当地经济的研发和社会进步,甚至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积极意义。
(二)生员学制一体化
台湾省府县儒家学生学额是否增加,必须经福建地方官员向朝廷奏报后确认。主要依据是辖区人口总数、缴纳的金钱和粮食数量以及当地的教育水平。两地府县儒家思想的浓厚历史渊源也体现在台湾省府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儒家思想中。同时,闽台府县儒家思想的学生享受免征差役、丁娘税等特殊待遇。粮食学生也享受食物和食物,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学生的政治观念有一定的特权,当地官员需要真诚相待,不得用刑。如果你犯了什么错误,你必须通过学政审批的准革来获得名声,然后才能由司法机关审理。清初,两地府县儒家学生学习内容相同,必须接受学官的教育和考试。考试分为月课和季考,成绩分为几个等级。优秀学生成为贡献者,可以担任低级官员。
(三)教师资源一体化
清政府明确规定,台湾省政府学的教授应该由大陆人员来补充。因此,台湾省各县儒家教授、教诲、培训等教师大多来自福建人文繁荣地区,尤其是闽南、闽江流域地区。在台湾省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多人回到福建省政府县儒家工作,有的甚至后来被选到台湾省政府县儒家工作。同时,清代闽台地区对政府县儒家考官考试成绩严格,实行综合管理,以常规考核为管理杠杆,在很大程度上对台湾省政府县儒家考官起到了监督和激励作用。一些闽籍学官表现出色,任满后迅速晋升为知县。比如闽县人王元智,在台湾执教近20年。由于教育成绩突出,政府计划提拔他为县城,但他决心从事教育而不上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闽籍学官在台湾省政府学中勤于教学,大力发展当地文化教育工作,为提升台湾省文化品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管理学规一体化
与大陆其他地区一样,闽台的府儒学由知府统一管理,受学政监管。办学方面有可靠的资金保障。地方政府或当地士绅一般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学田,收取租谷作为办学资金。闽台府县儒学除了学田收入外,还接受了一定数量的地方政府拨款和地方士绅的赞助。在闽台官员的推动下,台湾省各地还建立了一批专门从事寒窗学生的义学,到光绪年间,其数量非常可观。来自福建汀州、漳州、泉州的移民也以身作则,在台湾省办了不少义学。如云霄县举人何子祥写了《蓉林笔抄》《昆阳义学条例》对义学教师的标准、职责、待遇、学生条件、学规等作了具体规定。之后,何氏族人将其带入台湾省,参考义学,成为闽台教育相互影响的证明。此外,当时台湾省还设立了“教童蒙始学”的社会学,以及教育当地原住民子女的社会学。在福建地方官员的努力下,台湾原住民社学在清初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汉化的步伐,凡童都剃了头发,冠履,衣着打扮得像汉人。显然,番学起到了提高原住民文化水平,从而招抚和稳定原住民的政治目的。
(五)科考制度一体化
康熙平定台湾省后,台湾省成为福建省的一个政府,所以在300多年的时间里,台湾省的科举考试严格按照福建省地方当局的统一安排进行。即使台湾省独立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明川建议,根据安徽士子参加南京江南乡试的惯例,台湾士子仍然可以参加福州考试,录取名额仍然是例行公事。未来文风日盛后,考虑采取其他方法。这一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可见,无论是属于福建的行政区划,还是独立建省,两地在科举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在日本占领台湾省的早期阶段,闽台科举考试的起源也没有中断,直到20世纪初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总结
闽台一体化的文化关系之所以能长期维持,不仅是因为福建继续向台湾移民,更是因为清朝属于同一个行政体系,制度相同,意识形态相同。两地文化关系融为一体,文化渊源相同,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和沉浸,这也是两地教育长期融合的重要前提。这种融合对两岸社会的变革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台湾文化一直受到福建文化的强烈影响是站不住脚的。今后,我们在讨论闽台教育关系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时,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