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教育。”这是党中央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教育改革的新部署。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公平作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则和实现方式,在西北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少数民族的能力和素质,加快处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公平地接受高等教育,以促进自己的充分和自由发展。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入学机会平等、教育条件平等、学业成就机会平等三个方面。胡森对教育中的“平等”说,他认为“平等”有三个含义:(1)每个人都有机会开始他的学习生涯而不受任何歧视。(2)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不同种族和社会背景的人。(3)促进学业成就的机会是平等的。在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下,每个群体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也有发展机遇和利益分配的良性竞争。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建议


(1)进一步实施机制体制改革,确保高等教育招生机会平等


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平等入学机会的关键是改革当前的高考招生制度。高校在制定招生人数时,应主要考虑各省原高考生人数,并将其作为分配招生人数的主要参考因素,确保西部地区考生有机会平等享受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高考招生工作的标准化、公平开放,加强对非法高考招生人员的处罚,进一步规范“阳光招生项目”。


(2)充分发挥国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建设的投入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财政资源不足,高校自筹资金能力极其有限。中国要加强政策导向,把中央财政教育资金投入西部地区,努力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竞争更加合理有序,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快速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全国高校竞争力。还要积极开展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政策。


(三)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努力实现公平就业


落实民族地区学生就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后续政策”,确保优惠政策的有效实施。完善和实施定向招生政策,确保民族学生毕业后有出路、有保障、有动力。加强高效就业指导,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必须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必修课,安排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计划,改变大学生的负面就业和就业观。鼓励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少数民族政府应为当地民族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援助,有效提供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