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意义
专业思想是指人们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面对课程学习和专业工作时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思想态度,也称为专业观。专业思想教育是新生入学教学的重要课程内容。积极肯定的专业思想可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良好的专业观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好学习和生活状态,也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的良好素质基础,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科学管理学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措施
(1)从高考招生入手,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加强招生宣传,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专业,可以有效减少很多学生报考专业的盲目性。目前,主要介绍高校的优势和特点是高校招生宣传的重点,对学科和专业的讲解非常简单,专业的深层内容很少。因此,在招生宣传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更详细的专业内容,减少报名盲目性,防止误差。招生方式的改革降低了学生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目前,很多高校在招生时,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具体专业。虽然方便操作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但入学后不得更改。但是,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对大学专业了解不够,很容易对所学专业产生误解。因此,建议学校可以根据系招生,学生只选择填写系,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意愿和学校情况确定专业;或建议根据专业类别招生,学生选择具体专业方向,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专业。同时,在激发专业时,尽量满足学生自己的专业志愿。
(2)新生入学教育时,要做好教育工作,端正专业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要求转专业时,不是理性思考和选择,而是盲目追求当下的热门专业。他们对自己选择的热门专业学什么一无所知。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发展方向、社会需求和就业的基本情况。同时,要进一步教育学生把专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消除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的思想顾虑。让学生明白,关键是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尽快适应社会,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实施名师导航行动,加强学生课外教育。学校各有关部门可以联合实施名师导航行为,聘请各专业知名博士、专家等名师,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报告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和领导系列讲座,巩固新生专业思想,深化新生课外教育,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目标,充分发挥著名博士、专家等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新生的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的稳定期和学习期向人生旅程的过渡。为大学新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设立学科导论课,为学生提供专业思想教育。要系统介绍学科和专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让学生通过开设学科导论课,深入了解各专业的基本情况。在内容上,学科导论课首先要讲解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如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验设备、学校文化建设等,让学生一目了然,一进学校就能明白通过四年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学好哪些知识,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结合专业培训目标,向学生解释课程设置的思路、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课程计划和课程目的时间,使学生对未来的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方便学生准备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根据近年来的统计,介绍了本专业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模式和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和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本专业,学好自己的专业,并传授一些后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如就业、终身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趋势有更高的目标和思想准备。
(5)充分发挥辅导员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作用。通过开设大学生发展和职业规划、大学生发展指导等素质教育课程,结合高中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根据大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梦想和职业理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需要进行职业和职业规划。积极开展学长导航行动,组织学长新生交流会,让新生了解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习方法,了解大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的具体内容,了解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原则。通常通过交谈和讨论与学生交流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为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树立学习专业课程的信心,经常与教师沟通,及时掌握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方便与教师合作做好管理和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加强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稳定学生专业思想、促进学生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广工作中,要纠正专业思想教育的地位,贯穿整个实施过程和培训过程的管理,实时跟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