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然而,调查发现,虽然企业家很多,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创业过程中遭受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困难。此外,缺乏自主创业知识,导致成功人士很少,客观地突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创业教育的缺乏。
1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201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最大,自主创业已成为许多毕业生的自然选择。然而,根据近年来的具体情况,很少有毕业生成功,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自主创业相关知识太少,这与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质量太低是分不开的。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过低是不争的事实。经过长期研究,我们发现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
①意识不到位。
高校教育从业者和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没有充分清晰的认识。许多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或学生努力学习。
②师资队伍匮乏,教学水平低。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刚刚起步,没有足够的高素质教学工作者参与,导致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水平低,课程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
③学生缺乏实践平台,教学模式落后。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创业相关知识(法律法规、市场规律、公司日常管理、业务处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创业工作。但我国大部分高校缺乏或没有相关的实践平台,教学仍停留在书本理论之上,导致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轨,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合理运用,无法帮助自主创业。
2 独立学院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学历教学的普通高等学校,与政府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资金,以实施本科文凭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一般来说,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的教师和公共资源组成的。独立学院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具有普通高校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为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捷径。
2.1 独立学院的教学侧重于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符合要求的技术人才。一般来说,技术人才比学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更容易接受和处理实际问题,更容易使用所学知识,在特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2.2 独立学院拥有独特的公共资源。与普通高校不同,独立学院一般由公共资源建设,一般与公司、组织和个人关系更密切,更容易获得公共资源,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中,学校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寻求社会资源支持,一般安排新生到合作单位实习、实践和学习,储备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