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新时期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背景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内涵改进、特色和机制创新三个阶段。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技术人才资源保障,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规模合适、特色明显的龙江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良好阶段。
1.快速成长阶段(2001-2004年)
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2004年6月,第五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发布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
早在1996年,我省就颁布了《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改一补”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即利用现有的职业大学、成人大学、普通大学和强大的普通技术中学发展高等教育。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设立高等职业学校的通知》(国务院发布[2000]No.3)授予省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立高等职业学校的审批权。黑龙江省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审计方法》。2000年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黑龙江省邮电学校等优质中等学校升级为高等职业学校,部分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迅速转型。
同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省政府的指导也逐步加强。2003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意见》(黑政发〔2003〕67号)颁布。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
2.质量内涵提升发展阶段(2005-2009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在省政府的领导下,政府统筹规划,以市为主,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增强了市政府的整体管理职责,发布了职业院校的自主权。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建设效率逐步提高;(2)职业院校实习实践条件明显改善;(3)实施重点专业和学科建设项目;(4)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制定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完成了11本骨干专业实践教材的编写,实施了专业技能体系标准。
其中,2006年,中国确定了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示范建设学校。这些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进行了创新革命性的改革,使课程改革成为专业改革的突破性方向。
3.特色和机制创新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今后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同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了100所高职院校骨干学校建设项目,强调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成果突出如下:
(1)职业教育集团化初步形成;(2)职业教育服务业能力显著提高;(3)促进信息化职业教育现代化;(4)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5)教育改革深化,课程改革成果丰硕。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骨干学校的专业改革已经深化。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逐步形成,实习培训基地建设显著加强。课程整体改革和模块改革已经成熟,取得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成果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