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新时期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切身利益和价值观不同,但城乡教育一体化始终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和归宿。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协调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转变教育发展观,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发展体系,实现城乡教育的共同繁荣发展。
(一)转变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
要实现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是转变教育发展思路。这就需要协调城乡教育的发展,有效改变以往只关注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的思维模式,建立城乡平衡发展、平等互利的价值观,积极探索城市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发展迅速,是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的亮点。公立学校联合办学、名校办学、委托管理等形式已在部分地区实践,成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4]。公共教学资源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因此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城乡平等享受国家分配的公共教育资源。因此,要求城乡教育发展形成一体化思维,协调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和发展规划,形成城乡教育发展理念的双向交流,彻底消除城乡偏见,在教学设备、教师、学生等方面均衡配置,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课程模式、管理方法、培训理念等方面,以城乡教育为整体,无歧视和偏见,促进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和改进。只有牢固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理念,才能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
(2)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城乡不公平不平等的制度根源。要实现城市公平,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社会实现公平的必然选择[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国家深刻认识到城乡二元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阻力。因此,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对清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作出了规定。中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目标。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经济差异消除、城乡误解消除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树立城市一盘棋的整体思想,充分发挥城市辐射的推动优势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优势,使城乡资源共享共赢共荣[3]。
(3)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安排的创新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制度非常复杂,不仅需要理论创新,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实际运行。要真正实现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和消极激励作用。这就需要更加注重制度安排,特别是在教育部内部制度中,通过完善和完善制度安排的积极作用,从严格的角度规范城乡教育资源的混乱流动。具体来说,在教育管理制度、办学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招生制度、学生培养制度、教育投入制度等方面,要适应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不能偏离其正确的发展轨迹。此外,在一些外部制度上也不能偏废。建立统一的城市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城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学生培训目标,完善相应的教育质量监督、监测和评价机制[5]。只有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才能保障我国城乡均衡发展。同时,只有完成城乡教育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