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1 科教兴国内涵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教育为导向,把科技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快实现国家繁荣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涵。


2 教育优先发展


人才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命运。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工程。如果基础教育不起作用,中国的教育就没有希望,完成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没有希望了。科技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人才是科技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新生力量。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3 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本质不变


自1999年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现状仍令人担忧,特别是中学素质教育,虽然许多学校正式从事素质教育,但本质上仍从事考试教育,难以实现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


3.2 应试教育积重难归,教育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许多学校和教师以提高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教育目标,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考试导向教育扭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向,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开放和科技创新。“考试经济”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链,与考试导向教育体系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利益结合,严重阻碍了教育改革。教师道德素质整体下降,急功近利,从事有偿辅导等经济活动,损害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3.3 高校人才培训数量与质量不匹配


我国高校平均规模和办学条件令人担忧,院系结构混乱,综合效益低,投入大,产出低。高校扩招片面强调人数的增加,忽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忽视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力与情感等方面没有得到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难以获得立足社会、为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的能力。高校政策不稳定,师生在高校转型期不知所措,挫伤了学术成就的积极性。


3.4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等教育出口人才社会适应性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窄,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忽视实践环节,就业服务机构无法有效将高等教育人才转化为社会建设人才。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科技核心生产力无法有效转化,成果转化率过低,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