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进而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研究和探索适合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预期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达到一定专业人才规格要求的预设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现该结构相对稳定的实施范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的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市场导向。市场导向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社会用人单位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和对其专业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技术能力能够及时适应职业的变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确保毕业生就业顺利。


(2)培训目标的多样性。与不同专业相比,就业导向的目的是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培训目标,可以是“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应用技术(或专业)人才”等。


(3)培训主体的多样化。为了实现人才培训与社会就业的有效联系,必须引入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训过程。工业企业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培训目标及其规范,应强调主体的多样化,坚持学校和行业、专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共同协商的原则,确保接近社会需求的培训目标和人才规格。


(4)能力培训的整合。就业导向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质量结构,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培养高职学生具有生存能力、适应性、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5)产学结合的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实施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产学结合是否紧密,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同专业类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需要不同方式的产教结合模式,实现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双方共同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6)培训模式的多样化。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同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不同。也就是说,根据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市场要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多样化。


(7)教学内容的适应性。采用“双证书”和“多证书”教育,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为原则,建立课程体系和内容。这不仅需要与专业能力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扩大能力所需的适应性知识,使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