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儿童戏剧教育融入校园儿童文化建设

结合西方儿童戏剧教育研究的精髓和国内儿童戏剧教育的实践经验,考虑到湖南校园儿童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儿童戏剧教育融入校园儿童文化建设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将儿童戏剧社团融入校园。据统计,全国有3.8亿儿童,而专业儿童剧团只有24家。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专业的儿童戏剧表演很难在校园里普及。结合戏剧艺术元素的教育特点,利用儿童的表演欲望和表演天性,以儿童戏剧俱乐部的形式,将戏剧表演作为艺术学科进行专项培训,是将儿童戏剧教育融入校园儿童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校园里的儿童戏剧俱乐部不同于专业的儿童戏剧俱乐部和一般的儿童戏剧活动,应该考虑到活动过程和表演效果。戏剧不仅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而且创作、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也被视为儿童学习的手段。注重儿童在戏剧活动过程中的自由想象和创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儿童角色体验和诠释,儿童演员之间的交流和磨合创作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儿童戏剧作品。通过儿童戏剧活动,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儿童戏剧表演,让更多的儿童感受到儿童戏剧艺术形式所传达的儿童文化。


儿童戏剧俱乐部应注重戏剧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儿童学习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和改编剧本。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验剧本角色,随时提出修改建议,通过戏剧表演传达思想。通过排练中的创造性思维和尝试,孩子们在戏剧情境中反复体验角色的经历,避免了真实错误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释放和发泄情绪。通过儿童戏剧的表演,满足儿童表演的欲望,使更多的儿童受到儿童戏剧中儿童文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校园儿童文化的建设。但必须考虑的是,湖南儿童戏剧排练指导的教师有限,中小学繁重的学习往往使戏剧俱乐部无用,许多大学校园的许多戏剧俱乐部活动正在全面展开。中小学儿童戏剧俱乐部可以与大学戏剧俱乐部合作,引入适合儿童欣赏的戏剧到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表演,也可以借鉴大学戏剧俱乐部的经验,儿童参与大学戏剧俱乐部表演,使部分儿童率先接受儿童戏剧教育,逐步将儿童戏剧教育融入校园儿童文化建设。例如,作者所在的岳阳地区采用儿童参与大学儿童戏剧排练的方式,将大学儿童剧团排练的成熟儿童剧引入中小学和幼儿园,以解决专业儿童剧团缺乏的迫切需要。儿童参与大学儿童戏剧排练,在排练过程中学习和体验,为成人儿童戏剧注入更丰富的儿童文化。


二是将创意戏剧教学融入课堂。创意戏剧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儿童戏剧教育先驱温妮弗里德·沃尔德提出的。创意戏剧强调表演的过程,而不是表演的结果。主张通过文学故事的戏剧性想象力和表达,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帮助儿童理解自己和社会。创意戏剧主要以戏剧为教师教学的媒介和儿童学习。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意戏剧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考虑儿童文化因素。教师可以组织综合戏剧教育或渗透戏剧教育。


综合儿童戏剧教育儿童戏剧综合活动是指以儿童戏剧表演为中心,整合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符号的综合性活动。主要用于中小学语文或英语课堂,也可与艺术、音乐课程跨学科衔接。例如,在语文教材中,传统的剧本教学方法是逐步分析和归纳中心。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扮演角色,但他们往往停止阅读角色,没有真正融入戏剧教育。如果能熟悉语文课的剧本,表达台词,在艺术课上设计服装、道具和舞台,在音乐课上配乐戏剧,孩子们必须对文学、艺术和音乐有深刻的理解,缓解儿童戏剧教育教师短缺的问题。然而,这种模式的实施需要各学科教师进行更多的沟通与合作。


渗透性儿童戏剧教育是以戏剧教育为教学媒介,融入特定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调节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虽然这种方式出现了角色扮演,但它不是为了儿童创作剧本或角色,不追求戏剧的艺术效果,注重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心理体验,让儿童进入想象世界,通过经验、思考、行动,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将创意戏剧教学融入课堂,无论哪种形式,都应实现两种教育目标。一是与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的一般教学目标;二是涉及戏剧创作、戏剧表达、戏剧表演等相关戏剧要素的戏剧教学目标。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