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现代中国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人才,还需要大量掌握熟练技术的工人。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密切相关的部分,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发展现实的先进生产力。
多年来,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集群、以大连为中心的南部沿海经济带和以辽西经济区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辽宁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面培养高技能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辽宁职业教育如何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更多的高技术运营人才,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职业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和知识技能创新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济发展也可以为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在经济发展之前适度发展,因此作为社会的两个体系并不是同步发展的。根据系统论,两者应在各自的系统中协调发展,最理想的状态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需求和供给的适应,反映在职业教育的规模、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教师水平上。
二、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或制约。对于某一地区,职业教育与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与其他教育模式相互适应和补充。因此,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地方产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为了说明辽宁省职业教育规模是否适应经济发展,我们选择的职业教育规模发展指标是“毕业生人数”,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三大产业年末就业人数”。为了比较职业教育年度毕业生人数和三大产业年末就业人数,笔者介绍了本科毕业生人数,以相对提高推断的准确性。
从表1可以看出,首先,近年来辽宁省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年均增长8人 617人,本科毕业生平均增长12人 060人,三大行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47.15万人。即使将每年三大行业的平均就业人数减去本科毕业生人数(等于45.94万人),再加上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数据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其次,由于上述统计数据是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园艺种植、养殖捕捞、生产、加工、制造、服务等一线岗位,而不是管理岗位,各单位管理者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比例不同。根据相关经验,一线管理者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比例为3∶7(实际值小于该值),因此三大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平均每年增加32.16万人,与职业教育毕业生年均增长不到1万人相比,仍要多得多。以上分析表明,辽宁省职业教育规模滞后于经济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三大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