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等双元课程”的起源和概念定义

“高等双元课程”的起源和概念定义


1974年10月1日,德国第一所职业学院――巴符州职业学院成立于巴登符腾堡州斯图加特市。1981年,学校在维林根-施维宁根、海登海姆、拉文斯堡、卡尔斯鲁厄、莫斯巴赫和勒拉赫建立了六所分校。通过与各分校的共同努力,学校与当地企业和社会机构紧密合作,建立了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一体的双元课程模式,将职业应用教学内容融入学生高等教育领域的课程,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变化的应用型人才。巴符州职业学院成立15年后,学生人数增加到1万人。显著的增长速度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机构认同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1989年与学校双重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数量增加到4000人。195年,职业学院毕业生近3.5万人,毕业率保持在85%。


20世纪60年代,随着行业对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需求的不断增长,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水平的呼声越来越高。1968年10月,联邦德国州长讨论并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州统一高等学校协议》,将原工程师学校、社会教育、社会工作、经济、设计、农业等不同类型的高等专业学校合并,成立了以培养工程师为主要教育目标的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正是看到高等教育需要注入职业实践的元素,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双元大学和职业学院自2009年以来一直试图开设高等双元课程。从宏观层面来看,它的双重性是指学校与企业等两个以上教学场所之间的共识和联系;从微观层面来看,它体现在课程领域的多层次双重性上。高等双元课程注重应用研究,坚持职业能力与科研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策略,搭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新平台。因此,高等双元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区别不仅在于“双元”的名称,更在于处理“双元”和谐发展的方式,促进“双元”的均衡发展,保证其良性循环,这是开设高等双元课程的最终目的。


应用技术大学后来成为开设高等双重课程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应用技术大学加强了科研创新与企业技术转型之间的联系,许多知名企业加入了联合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合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