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之物的大小顺序”和“良愿前置教育”
象山提出:“人性本善,不善者迁于物。”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心站不住,随物而动。然而,只要我们保持这颗心,我们就可以通过冥想、阅读、写作等方式来保持我们的心。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理论”。他认为良心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展的根源。良心又称“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心中发育流行,而不是在良心之外。他说,一切是非善恶,良心自然会知道。它就在你心里,如果求之于心而非,“虽然其言之于孔子,但不敢以为是也”;如果求之于心,“虽然其言之出于平常,不敢以为非”。王守仁所谓的良心,其实是主观的道德意识,既是是非标准,又是善恶标准,即真理和道德标准。根据这一思路,他探索了教化普通臣民、稳定社会秩序的救世之方。王守仁的“良心理论”对今天的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心物合一是新心物理论的认识论命题。他们认为人类是在心物合一中发现和理解真理的。熊十力、马一浮是“儒家三圣”之一(1883)~1967)以“纯义”为世,他接受心学“心外无物”的观点。马一浮认为:“虚静无欲是心之本然。“这种自然状态是与生俱来的。至于散漫、懒惰、贪婪等。,都是后天习得染的,使人的本性被歪曲和异化。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马一浮进一步指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是心之本然。“他向学生提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即主观意识对宇宙万物的直观把握和情感的延伸。通过个体人的无限扩张,生命在未发中的跳跃和创造,展现了主客体融合形成的天人共生的意义传达。
通过历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阐述的心物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中国古人所说的“心物合一”与现代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心物同型”理论非常接近和相似。他们都阐述了心灵(意识)的完整性,心灵最根本的部分是完整性。心是完整的,完整的是心,事物是人的意愿。从广义上讲,它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思对应的六种颜色、声音、香味、味道、触摸和方法。“颜色”是眼睛能看到的形状和颜色的相,“声音”是耳朵能听到的振动相,“香味”是鼻子能闻到的香味相,“味道”是舌头能尝到的酸、甜、苦、辣相,“触摸”是身体皮肤能感觉到的冷、热、湿、软、硬等相,“法”是意识所知的词、句、义理等相。这种阶段一般被称为环境,他们通过六种心理知道。观察心理,我们的身体也是环境。上面所说的是环境,或事物。
人们心中的“东西”反映在人们心中有许多意愿,可以分为良好的意愿、邪恶的意愿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意愿。这些意愿也是人们心中的一个整体。但整体排名不同,反映在个体差异上,不同的人排名不同,如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也受到环境、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教育,意愿排名也不同。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不断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通过自己的理解、情感、意志过程保留在心理结构中,意志排名会随着个体理解、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而改变。
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心”和一般排列顺序。对于已经把良好意愿放在前面的学生,要继续施加积极影响,使他们的“内在事物”能够长期坚持和固定,这样良好的意愿才能成为他们人生的目标;对于愿望落后的学生,要想办法通过教育实施有效的外部影响,让他有意识地把愿望放在前面,坚持不懈,成为最终的目标追求,这样很有可能取得成就。如果你追求书法和艺术,这个意愿必须在你心中排名靠前。如果这个意愿总是放在心里第一位,他会坚定不移地追求。如果这个意愿很大,几乎占据了心中所有的空间,他就会达到无私的境地,甚至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水平。
正如马斯洛所说:“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必须成为什么,才能有创造性的行为。”正如今天一些教育专家所表达的观点:计算机硬件软件理论和电视频道转换理论。计算机硬件为心,软件为物,硬件为天赋,软件为教育。硬件先进,软件先进,计算机运行良好,称为最佳匹配;硬件先进,软件不先进,会影响硬件功能,浪费资源;硬件不先进,软件先进,两者不匹配但不能安装,所以计算机只能安装与硬件匹配的软件。有才华的人同时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容易成为人才,有才华的人不接受良好的教育也不容易成为人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不足也可能成为人才,也可能不成为人才,因为人不能等同于电脑,是有潜力的。心脏的容量可以大也可以小,那么愿意的东西就可以装多装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电视为心,内存频道为物。频道的数量可以看作是多少意愿,虽然排列有序,但人们随意都有选择性。想看的内容可以通过遥控的外部干扰重新排列,先看什么,再看什么顺序。当然,人们心中事物的顺序可以通过外部影响重新排列。意愿是人的主人,什么样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充分放大就会有相应的行为。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和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学生心中的意愿和意愿排名对学生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属于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育是实现学生发展的特殊手段,教育活动的目的设置、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不仅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科学理解,而且还考虑到学生心中的许多意愿。例如,学生的理想水平、学习水平、生活水平、人际交往水平等。在不同层次的意愿中,有良好的意愿、邪恶的意愿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意愿。比如,在理想层面上,有继续教育、就业、“零意愿”等等。良好的愿望在最初会有良好的行为,反之亦然,邪恶的愿望会有不好的行为。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世界对存在者本身的特殊关系是由一种自由选择的生存态度来承担和进行的。”愿望是主体生存的灵魂,不同的愿望取向构建了不同的生活形式。愿望取向和排名是主体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和创造的精神家园,是主体最具诗意、最具人文魅力、最具驱动力的精神支柱。愿望前教育是指导学生生活、学习等精神状态和道德行为的行为。愿望前教育应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中更有针对性。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愿望前教育,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根据学生意愿取向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