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通常是古人用来反映主体和对象的两个概念。象山书院创始人陆九渊明确提出了心物理论的理论纲领,即“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他认为“心”是充满仁、义、礼、智的“心”,与天无二。因此,人心是天理,理是万物之源,“心”是万物之本。现代新心学认为,“心”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人的意识、认知过程等意义。意识是认知的驱动力,认知是意识的运用和结果;“事物”包括事物和事物,事物是人类的行为,“事物”是世界上的一切,延伸是所谓的“环境”。人们心中有许多愿望,这种愿望可以看作是“心中之物”。“心中之物”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因此在人心中会有多少、大小、顺序的差异。教育命题影响“心中之物”的数量、大小和顺序。因此,了解学生心中的意愿,尤其是许多意愿的排列顺序,是我们教育的重点。通过良好的意愿预教育,引导学生的良愿走在意愿的前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心物论和中国心物论的特点
1.关于心物论
心理物理论是哲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涉及人类心理本质的重要理论问题。从广义上讲,心理物理论是关于心理与客观现实、心理与人体关系的理论。狭义上讲,心理物理论是指心理与客观世界关系的理论,是研究心理与客观事物关系的问题。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是客观事物决定心理还是心理决定客观事物,以及现实生活中心和事物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研究心物关系可以解决心理内容的客观来源。心理学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心理产生的基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了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主动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通过研究和探索心物关系问题,解决心理生理机制问题,可以为建立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中国心物理论的特点
第一,古代心物理论。象山书院创始人陆九渊提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就是这个原因。”一切都存在于方寸(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观察和理解宇宙,一切都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的原则都取决于我的心。人要想获得知识,不必向外探索。只要他们反思自己,保持自己的内心,他们就会得到一切,万里自明。所以,如果人们能“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站在这个心里,“一切都是为我准备的,有什么缺乏?”象山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心理问题是宋明心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陆王心学大师王守仁在总结心理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物理理论纲领:“夫物理不超过我的心,我的心追求物理,没有物理。遗物理而求我心,我心又是什么?在王守仁看来,心是相即不离的。他提出“心就是理,心就是万物,心是万物的根源。他进一步指出,心物合一的基础是心(良知)。王守仁认为“良心只是一颗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种好恶,只好恶就是对与错,只是非就是万事万变。每个人都有这种是非善恶之心,圣愚皆同,原本圆满,原无欠缺,无需假借。圣人不多,普通人不少,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既然每个人都有良心,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良心作为衡量是非的唯一标准,所以他们不必要求圣人或经典,“良心是你自己的标准,是你的老师”。从王守仁的“良心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良心,这就是本心所在。通过良心检测良心,将良心作为“心中之物”前置放大,成为行为的动力。
二是现代心物理论。在现代心物理论中,心物相是以心为体,以物为用的紧密联系。所谓体与用,体称本体,即万物存在的依据和终极原因;所谓功能,就是本体的表现。身体必须在使用中表现出来,故心必须在物体中表现出来,没有离开的身体,也就没有离开的心;使用不能不回归身体,故物不能不回归心脏,没有离开的使用,也就没有离心的东西。严格来说,心与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分开来说,聪明能思者为心,延伸有形者为物。根据这个世界,心永远平行于实体的两面。心是主要部分,物是工具部分。心是物体,物是心,心是物的本质,物是心的表现。心是物体的使用,所以心是相互的。
现代心物理论认为,心物一体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物一体化,二是心物一体化。符合关注理解的目标;整合关注理解的过程。就理解外部事物而言,只要你对外部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你就必须使你所知道的对象与你内心的内容相结合,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不断消除心与物之间的矛盾,找到心与物之间的共同联系。例如,以理解事物为例,当你从远处看到一个物体时,你必须假设它是什么,这是用你心中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的。在理解这件事的过程中,不断消除理解与客观事物之间不一致的矛盾,以实现假设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一致性。一致地,你知道这件事,如果不一致,你就不能真正理解它。心与物的融合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过程是由内在的经验和感知所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