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晚清(1840-1912年):广东师范教育思想逐渐形成

晚清(1840-1912年):广东师范教育思想逐渐形成


自古以来,中国就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许多教育家都谈到了当老师的方式,但黄遵宪是第一个将师范作为制度介绍给中国的人。他在19世纪80年代写的《日本国志》学术志》、《日本杂事诗广注》中提到:“有师范学校,就可以培养教师,以期广益教师。” [1]此后多年,没有人提到在中国模仿国外设立师范学校的建议。直到甲午战争失败,有识之士才意识到培养教师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康有为、梁启超认为,变法图存的根本在于普及教育、培养人才,而教师是“人才之大原”。1896年,梁启超撰写了《论师范》一文,详细阐述了师范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他首次提出,师范教育是“群体学习的基础”,“要想改革旧习,就必须把建师范学校作为第一义务”[2]。他反对“一切教学都是外国人”的做法,认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日本模式来培养自己的教师。简而言之,梁启超首次对中国师范教育的建立进行了完整的讨论,标志着广东和中国师范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他不仅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参与了教育决策,促使清政府重视建立师范教育体系。康、梁的教育视野非常广阔,非常重视女教师的问题。康有为认为,育婴院和小学院的老师应该是女性,因为“男人粗心,性动,耐心少,不如女人安静、善良、耐心”[3]。只有办女师范学校,培养大量教师,才能普及小学。梁启超还大力发展女子教育,培养女子学校教师。1898年,他积极参与上海第一所女学――通过正女学的筹建,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与此同时,黄遵宪、丘逢甲等人也非常重视师范教育,并亲自实践,切实办学。黄遵宪认为:“没有师范学校是第一位的,那么学校就不能繁荣。[4]1904年,他在嘉应州创办了广东第一所师范学校――东山初级师范学校。同年,丘逢甲创办了镇平初级师范学院。这两所学校是中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1905年,黄遵宪在嘉应中学附属“师范班”和“师范学院”,选派6人分两批赴日本攻读师范专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黄遵宪的鼓励下,丘逢甲于1906年在石山村“创兆学校”设立了附属师范学校,专门培养“粤赣地方小学教师”。在黄、丘等人的积极倡导和影响下,广东各地开设了师范学校或中学附属的师范班。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轩提出:“办学以师范为先,创造师范的师范以优级为本。[5]在他的监督下,两广优级师范学校于1908年正式开学。到目前为止,广东师范教育已经初具规模。


现阶段,以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广东知识分子高举“教育救国”旗帜,呼吁重视师范教育,首次向中国介绍师范教育作为制度,首次讨论师范教育思想,倡导女教师培训,开启现代广东师范教育的先例,标志着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全面形成。这些思想不仅促进了现代广东师范教育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历史意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