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办学水平
随着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增长和繁荣,聋人学校的“校园固定”职业教育模式不再适合聋人学校高中生多样化、个性化、产业化的职业教育需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与聋人学校现实条件的差异和矛盾,由于“需要”,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职业教育。
1、加强职业能力培训。聋校要以专业基本技能培训为基础,注重管理,严格考核,确保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2、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聋人学校应利用一定的资金建设校内外的教学实践基地。基地实验和培训室专业氛围真实,设施齐全,管理规范,能更好地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真正把学校设在工厂和车间。聋人学校还应充分利用企业的教师和设备,弥补学校场所和设备的不足,企业利用培训成果创造利润,低成本经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3、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聋校要搭建职业教育教师成长平台,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实现教师阶梯式发展,建设由新秀教师、优秀教师、名师组成的一流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增强学校吸引力。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教师担任企业管理人员,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任教。
4、打破封闭,走产教结合。工厂和学校之间的社会化道路。发展聋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聋人平等地回归主流社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向社会开放,积极争取社会参与,与社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现代教育理论的重大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地方不仅限于学校和课堂,还要组织他们到社会课堂接受教育,开阔视野,增加人才,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对于教学封闭、管理封闭的聋人学生意义更为突出。除了在校外建立培训基地外,开展职业教育的聋人学校还应与相关专业的工厂和学校联系,建立生产实习基地。这种向社会开放、工厂与学校联系、产业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对促进聋人就业具有一定的效果。
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聋人职业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让全社会关注聋人职业教育,努力开创聋人职业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