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培养残疾学生掌握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残疾人、自力更生”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回归主流、融入社会”理想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学校受资金、场地、设备、教材、教师等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推广。为此,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应积极应对,分析形势,正确决策,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有效为学生就业提供技术保障,畅通就业渠道。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体系
1、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课程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在就业过程中,如何拥有积极健康的职业道德是学校教育的首要认可。因此,学校应将教育学生学习生活和技能相结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实践人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补偿聋人缺陷,适应社会,顺利就业。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利益尤为重要。增加残疾人保护法、劳动法等课程的教学,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识法律、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科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要做大做强专业,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学生数量少。目前,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专业划分普遍较窄,这也是根据市场和就业需求来决定的。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工作不断衍生,社会的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聋人不能胜任许多职业。然而,也有很多职位,聋人不一定比健听人差。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设置和配套课程计划是聋人人力资源开发和聋人人才优化配置的前提。聋人职业教育只有做到科学定位,不盲目“跟着感觉走”,才能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专业课与文化课、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文化课教学中,要大力提高聋生的语文水平,包括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利于他们与健全人的沟通。在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处理上,两者缺一不可,但更要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职业教育教材的局限性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适合聋校职业技能的教材。在过去的教学中,聋校只能使用普通职业学校的教材,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无法接受,很多抽象知识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因此,有必要以聋校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为契机,对职业教育教材进行改革,让学生通过简洁易懂的文字叙述快速掌握职业技能知识。为了让聋生从“就业”到“就业好”,分析和引导聋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现状非常重要。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实事求是地分析聋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聋生的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