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兼顾“校企生”三方利益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对工程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工程交替模式、订单培训模式、“2+1”模式、岗位实习模式等诸多成果。许多工程结合模式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工程”、“学”脱节现象。其具体表现:一是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上缺乏基于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流程、操作内容和专业素质分析;二是学生在工程实习中难以接触到高技能岗位,无法实现“工作”中的“学习”认知,“工作”体验在“学习”中升华。原因是许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缺乏考虑“校企生”三方利益,导致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得不到企业的大力支持。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介绍了本专业在坚持工学结合实用性、开放性、专业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校企生”三方利益工学结合模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简化和实施,以期与行业相互鼓励。


兼顾“校企生”三方利益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是实施这一模式的突破口


为了更好地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本专业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特殊性,根据企业的专业岗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突出了“三个方向”:以企业岗位标准为导向,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水平为导向。图1为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优化流程图。


此外,本专业还以企业标准为主线,通过调查重建了专业课程体系。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本专业细分了网络营销岗位群,紧跟校企合作和企业标准的主线,遵循“根据岗位设置技能,根据技能设置课程”的原则,构建了“企业标准、任务驱动”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对具体岗位职能进行了分解,从而制定教学目标,集中提取电子商务技能的核心技能,如图2所示。


(2)选择稳定优秀的合作伙伴,整合“校企生”三方资源,是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


本专业自2008年被选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以来,坚持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求发展,以“合作办学、合作教育、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大力加强校企合作,选择了一批基础设施硬、行业影响力强、文化氛围好的企业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整合学院场地、设施、知识成果资源、企业资金、技术、岗位资源、学生人力资源,、“园区中学”模式的培训实习基地已成为集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产业集聚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特色基地。它不仅提高了学院的办学水平,降低了学生的就业成本,而且保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供应,兼顾了“校企生”的利益和需求。


(3)建立“政、行、企、校”优势互补、共生共长的合作机制,是实施这一模式的支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政府认真履行职业教育发展职责”、“建立健全政府领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规划大纲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政府、银行、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合作办学。因此,本专业坚持“政府推广、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办学方针,不断加强“政府、银行、企业、学校”的合作,于2009年正式实施了基于“政府、银行、企业、学校”优势互补、共生共长的专业建设计划。该计划经历了从提出、论证到实施的过程,并在2011年江苏省示范学院重点专业和2011年中央财政支部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最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专业建设模式。


“政府、银行、企业、学校”优势互补、共生共长的主要思想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以协议形式建立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集团。主要合作单位包括苏州商务局、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苏州横塘街道、苏州电子商务协会、苏州物流商会、苏州街道建材商会等。;苏州桐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石德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金丰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4)建设校企共培共享发展的优秀教学团队,形成“校企生”质量评价体系,是实施这一模式的保障


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教师,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是提高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本专业在三年内培养了1名电子商务企业专家作为专业领导,建立了100多名工业企业兼职教师数据库,选择专职教师参与大中型企业项目研究,提高专职教师“双师”质量的黄金含量,打造校企培训共享发展专兼职教师优秀教学团队。


此外,通过成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测小组,深化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制定校内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校内培训室管理办法、校内生产性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及培训管理规范、培训教学大纲、培训教学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形成了学校、企业、学生评价等“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了工学结合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