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不同的学者对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有不同的看法,从不同的时期和角度出发。但现有的构成观过于狭隘或笼统,略显滞后,难以真实反映印度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使用“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大职业教育理念,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部分学者的现有观点,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职业教育理念,笔者分析了印度现有的最新教育资料,认为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劳动体验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教育、学士学位职业教育五部分组成,具有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分层。本文还将介绍和分析印度现代职业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总结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展示印度职业教育的全貌,为中印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交流与合作提供准确的坐标。


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一)劳动体验教育(Labour Experiences Education)


劳动体验教育是指为未来职业技术和理论发展做准备的劳动体验课程。为缓解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结构障碍日益严重的困境,印度教育委员会于1966年提出了普通教育职业化、高中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等建议,并特别提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劳动体验课”的建议。教育委员会的建议导致了印度教育的激烈变化。同年,印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统一的“10+2+3”三层正规教育体系。在过去的10年里,基础教育阶段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普通教育,并将劳动知识和劳动概念的生产融入到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中,以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这主要是通过劳动经验(实习)课程来实施的。劳动体验(实习)包括满足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的各种活动,以及随着教育的各个阶段不断升级的技能和知识。劳动体验教育不仅能使学习者获得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具有培养学生最初的专业意识、专业精神和对技能的尊重,而且能为后续更高层次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以劳动为中心的教育基础。因此,印度最初的职业教育包含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体验教育中,可以看作是初等职业教育,只是学术教育的补充。这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值得我国借鉴,因为我国青少年极度缺乏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宝贵职业意识和劳动精神,导致职业教育悬在真空中,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最后选择。


(2)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印度的职业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职业教育,即高中阶段,即111、12年级实施的职业课程教育,又称中等教育或高等中等教育职业化,是印度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1977年,印度政府在高中阶段实施了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启动了高中教育职业规划,鼓励各国政府在+2阶段实施职业教育。1988年2月,政府启动了中等教育职业规划,为各国和中央直辖区在高中阶段引进职业教育课程提供财政支持。高中与学历教育体系分流的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职业学校是实施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的主要机构(Vocational School),类似于中国的职业高中。由于投资不足,这类学校一般存在于11所―12年级的普通高中或同等学位的学校。职业学校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80年代末发展较大。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学制2年,招收完成10年级普通教育学业的学生。如果毕业生选择接受高职教育,他们可以在综合技术学校学习高级文凭课程,或者与学术教育系统的学生竞争进入技术学院的本科课程。这为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之间的流动交流提供了机会。


中等教育专业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农业、商业、家政、医疗、纺织等。近年来,家电维修、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餐饮服务等专业发展迅速。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各邦一般采用1977年全国高中检查委员会提出的课程框架,即语言课程占15%、与职业相关的普通基础课程占15%、职业教育选修课和实践占70%。职业实践分别在学校和当地企业实施,至少占总学时的50%。


印度的教育行政管理采用中央和各国共同管理和地方分权的两极管理制度。在国家一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是人力资源开发部(MHRD),其下属的全印技术教育理事会负责在国家层面制定职业教育的规划、指导和协调。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由各邦教育部或职业教育董事会执行。


中等教育职业化是印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实施并不理想,进展缓慢。在中等教育的整个发展中,职业教育的比例也很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中生职业课程的比例基本在4.5%左右徘徊,远远落后于国家政策设定的25%的新目标。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