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发展机制以协同创新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企业与高职院校为制度,实现战略、文化、资源、管理、技术创新 l+1>2 协同效应的一系列过程及其实现方法的整合,对于聚集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缺陷,努力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校企合作模式、管理和绩效评价,找到科学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1 协同创新和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元素与资源紧密联系,通过创新突破相互壁垒,充分分享“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元素的活力和创新,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非常复杂,具有存在形式和目标功能的完整性和系统动态变化的两个特点。
以校企合作办学为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现了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双重性、实践教学的深入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校企合作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学生发展等多重优势,效益明显,前景广阔。
2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2.1 企业入驻学校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做法是将企业或企业的相关生产线引入学校。学生在学校实施的“理论学习”和“岗位培训”,既解决了学校培训设备和培训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生产场所不足、招聘难的问题,也使学生免于校内外奔波,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享,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双赢局面。
2.2 工程交替合作模式
通常的做法是把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学校上课,另一部分在企业工作或培训,按学期或学年轮换。其优势节约了学校的教学成本,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员工队伍。对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获得了一定的收入。
2.3 校企互动合作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实习基地;学校还派相关教学人员深入企业,对员工进行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其优势在于,通过校企互聘教师,既充分利用了教师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又有利于促进校企互利互信,使校企合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2.4 “订单”培养合作模式
学生在校时与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学生完成学校教学和企业培训,合格者直接进入定向企业工作。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在校教育针对性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计划的设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缺点是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在教学工作上没有主动权,企业容易反客户,剥夺学校的教学主体权,从而动摇校企合作的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