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毫无疑问,校企合作要充满活力和长期性,必须激发企业、学校、学生和政府的需求和愿景,挖掘动力来源,建立“政府指导、学院领导、企业指导、学生参与”的长期机制。
1. 建立“政策引导”制度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生态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至关重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普通高等教育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非常突出。原因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滞后有关。因此,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校企合作政策,引导校企广泛合作,最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 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合作具有自然“互利共赢”的特点。从企业角度看,一是通过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培养符合自身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充分利用高校智力、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合作研发;三是深入挖掘学校教学资源,服务员工在职培训和深造;四是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知名度;五是通过支持职业教育获得政府政策优惠。从高校角度看,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获取人才需求信息,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建设“双师型”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在合作中获得科研服务项目,甚至获得企业资金和技术支持。继续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注重市场规律,充分激发各主体之间的内在动力,促进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
3. 建立“实体性质”项目运行机制
以项目为出发点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期机制的有效途径。为此,高职院校应成立校企合作专门部门,加强校企合作的研究和管理,帮助学院的长远发展。
3.1 创新专业更新标准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新兴产业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职院校应当设立专门的行业和企业研究部门,及时了解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预测趋势,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专业培训计划,甚至取消不合适的老专业或者申请新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深化校企合作实践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我们应该重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等。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主要参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企业就业标准;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学院与企业密切合作,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采用项目探索、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合作课程的选择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选择,收集校企最佳骨干共同研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 建立“规范有序”的诚信约束机制
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政府、学校、相关企业和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各主体各负其责,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健康发展,达到预期效果。目前,相关法律文件没有解释校企合作中各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也没有明确校企合作中各主体违约的法律后果。因此,校企合作需要各方深化合作,在双赢的原则下共同制定合作合同的细则,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合作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5. 建立“专款专用”专项投入和“绩效评价”反馈监督机制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专项资金投入和科学的反馈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否则合作只能是“纸上谈兵”。
高职院校应当从年度预算中拨出校企合作研究实施专项资金。其中一部分用于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另一部分用于校企合作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此外,上级财政部门应当对高职院校给予校企合作补贴,企业应当主动对校企合作给予资金赞助。
加强对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的监督,提高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学校与企业双向合作的驱动力。为克服绩效评价经验不足,学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同行在校企合作中的绩效评价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价机制。
6. 建立“价值认同”的文化融合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共同点和差异。校园文化的目标是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培养优秀人才,属于教育文化;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追求利益最大化,属于商业文化。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经济,需要更多的宣传和吸收企业文化,将竞争文化、质量文化、诚信文化、安全文化、形象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道德,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做出贡献。
7. 结语
促进协同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手段。政府、学校和企业应以协同创新模式为纽带,探索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适应不同需求和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方向性,增加投入产出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