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框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港湾。在家庭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家长有机会发现孩子细微的良好或不良表现,及时接受教育。家庭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注意以下机制:(1)家庭生活应符合核心价值观,父母应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工作,相互尊重和支持,愿意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成长为有利于社会的人。(2)家庭应突出其道德属性。家长要引导孩子通过有声的语言和有形的活动,注意家庭生活的道德属性。通过节日庆祝、家庭会议、睡前谈心等方式,提醒孩子注意父母的勤奋、友好、服务社会、尊重他人等品质。(3)家长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各种机制。客观地说,“最聪明的父母必须希望他们的孩子是社会希望所有的孩子”[5],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机制也适用于家庭。在时间、精力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家长应尽可能反思和运用各种机制,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我国基层社区设有文化教育管理人员,其重要职责是优化社区文化环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社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制与学校相似。如果管理得当,社区也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加纯净和谐的成长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在现实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我国社会存在诚信危机、腐败等一些缺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利用国家机器的强制力量优化社会环境。就社会德育机制而言,政府正在努力惩治违法犯罪行为,表扬高尚品德,加强主流媒体的道德指导,最基本的机制是社会生活的道德转型,转型加强,速度提高,社会生活有望全面支持公民的道德成长。
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进行道德改造,使生活成为具有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合理生活并不容易。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阻力值得高度重视。
首先,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来看,学校生活的道德转变需要克服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的思想,抵御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从理论上讲,我们认为学校可以建立一个比校外更净化的成长环境。然而,现实往往无情地否认理论的演绎。研究人员强调,教师应该注意礼仪,欣赏学生[6],但这些并不能保证学校生活的美德,因为考试教育背后有强大的驱动力,使中国的学校教育面临诚信危机。学校声称尊重和照顾每个学生。然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给分数低的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显然不符合尊重学生的理念;学校只关注眼前的考试成绩,不分析学生在终身发展中缺乏哪些必要素质,显然不符合对学生和社会发展负责的要求。
其次,从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来看,转型期不合理的社会状况对学校生活造成了胁迫和侵犯,给生活德育带来了困难。到目前为止,生活德育研究倾向于在理论世界中建立更好的学校生活。然而,学校并不是超越社会现实的圣地。现有教育与现有社会“完全相同、高度同构的现实”[1]往往使生活德育的理念成为泡沫。一方面,学校为了所谓的办学成绩,以各种方式抢夺高素质学生;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可以进入著名学校学习的原因是家庭背景和关系网络。至于每天排座位、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的选拔,他们也成为了许多地方家长实力的较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呼吁教师以道德自律维护校园的纯洁,另一方面也期望改善社会环境,因为校长和教师不能超越世界。
第三,从德育创新与德育传统的关系来看,过去有效的德育思想仍得到广泛应用,削弱了教师根据生活德育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观主动性。一线校长和教师在接触到生活德育的主张后表示同意。然而,他们在工作中熟悉了德育领域的旧方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工作惯性。在德育课和班会上,教师习惯于让学生发表声明,陶醉于学生“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和“热情帮助他人”的豪言壮语,忽视学生相处过程中的各种小矛盾;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提出严格的操作要求,利用扣分和小组荣誉促使学生服从,但言行傲慢,对学生缺乏尊重和信任;受班级数量大、教学任务繁重的影响,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和引导每一个学生。德育和学生管理往往只注重如何控制学生,却很少注重如何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由此可见,由于生活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7],其扎根和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广泛应用要求实践者对传统德育范式有更深刻的批评和更果断的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