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融入儿童艺术教育的原则
(1)遵循幼儿教育的认知原则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孩子的认真原则。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从孩子的心理活动范围和情感表达出发,具体表现在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动画艺术教育。“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它有很强的动机作用,处于动机的最深处。孩子的早期感知和注意活动都是由这种动机驱动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是早期兴趣的具体表现。”[2]在儿童小班教育中,尽可能使用新鲜的图片和简单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儿童的接受。在大班教育中,故事情节可以复杂化,也可以使用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兴趣。因此,遵循幼儿教育的认知原则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寓教于乐的原则
孩子们对动态和明亮的东西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动画与漫画相结合,将静态转化为动态,让孩子通过声音、色彩、形状等形式感官,体验动画带来的艺术效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吸收能力。比如孩子在画蓝天的过程中,可以搭配音乐、下雨的乌云等各种生动的画面,既能让孩子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又能让孩子感兴趣。另一方面,在音乐中引入动画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健康和谐的音乐中快乐成长。传统音乐忽视了孩子的发展特点,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播放动画故事和音乐讲解可以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更好地学习音乐。此外,还可以通过“艺术、节奏、舞蹈、歌唱、表演、欣赏文学作品等活动,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活动,进一步扩大儿童的心理潜能”。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动画的艺术效果,实现幼儿教育的功能。
(3)内容贴近生活的原则
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不同,导致每个阶段儿童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阶段年龄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主题,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使儿童能够在教学内容中获得知识,体验动画带来的快乐。小班的孩子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所以选择的内容应该更简单。中产阶级的孩子比较活动,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世界独立思考,这需要选择有想象力的动画内容,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智力。大班儿童合作意识强,表达方式逐渐增加。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倾向于图片和其他材料来适应动画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贴近儿童生活,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表达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一些人格。
结语
在信息化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动画艺术提高儿童教育是现代社会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以动画的形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健康发展。与传统艺术教育相比,动画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它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精彩的视听感受展现动画带来的艺术魅力。动画作为现代新艺术形式的出现,涉及到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也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画的生动形象和灵活的表达能够适应儿童的成长,是动画艺术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