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合理确定家庭教育的目的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自名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著名作家,与父亲苏迅、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目前学术界大多研究苏轼的文学成就,但对他的教育贡献研究不多,对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较少。事实上,苏轼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其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前家庭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合理确定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是指父母或其他老年人对子女的教育。苏轼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苏迈是苏轼的长子,从小就接受苏轼的教育。有一篇文章说“苏轼判杭州,苏迈十几岁,和孙志康一起在苏轼学习”。苏过是苏轼最小的儿子。《付出》一文记载了苏轼教苏过写作的方法。《石钟山记》是苏轼教苏迈学习的证明。如今,有些人注重家庭教育,但仍有一些人把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在学校,忽视了自己的实践,或者以忙碌的工作为借口,让孩子随意发展。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指父母培养孩子的总体规格和目标。其实质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家庭教育指导思想和方向的出发点和归宿。苏轼家庭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培养道德完善的“士”或“君子”。他说:“呜呜,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了!言语不是不工作的,政事文学不是不敏感和博学的,但至于大事,很少忘记其故,失去其守者,其器小也。”。可见,他感叹当时社会上缺乏道德完善的人。他认为:“古君子,刚毅正直,守之以宽,忠恕仁厚,而发之以文。因此,在朝廷,则士大夫都是自洗磨淬,为王事而战。这就是他所说的道德完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然后他说:“士有浩然高气的支持,就必须拒绝附权取容,其愿从君于昏迷”。真正完善道德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具有相应的独立品格。他的“士”、“君子”的标准是他向往的人才和教育的目标。苏轼的教育目的,非常高远,值得家长借鉴。但一切都不能太多。对孩子的期望要注意切实可行。事实上,苏轼也曾写过一首《洗儿诗》。诗云:“每个人的养子都希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了一辈子。只愿孩子愚而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只有四句话,语气戏谑,基调讽刺,实在是事有原因。“每个人都希望养子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只是苏轼自己的仕途受挫,痛经思痛。“我被聪明误了一辈子”也是事实。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又在诗中嘲讽“新进”,被对方构陷入狱。一个“乌台诗案”,震惊了朝野,幸运的是,有了元老重臣的营救,苏轼才免得一死,贬到黄州。黄州期间,妾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男孩,《洗儿诗》就是为这个男孩而作。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磨难,诗人“只希望孩子傻而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种心态的产生并不难理解。“公卿”还是要当的,只希望“无灾无难”;“愚而鲁”只是一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核心。苏轼的愿望,真是有感而发,绝不是无病呻吟。尽管如此,我认为这也启发了今天的父母,有些人曾经说过,抚养孩子不一定是富有和昂贵的,安全和幸福。同时,提醒家长对待孩子,不一定要做“虎妈”、“狼爸”,当“猫妈妈”、“猫爸爸”也很好。成功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幸福更重要。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