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教事业的发展。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本质上是经济实力和人才的竞争。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建设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广泛的经济仍然存在,如:低附加值基础产品生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要改变这些,关键在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及其常委会不断召开会议,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等六个部门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规划》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制度发展的重要任务。
对于职业教育,特别是私立职业教育来说,资金不足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但现有文献对私立职业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大量学者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礼辉、陈敬良、沈有禄(2009)、韩永强(2014)分别以2005年为基础~2006年、2005~2011年中国职业教育资金统计数据的梳理分析表明,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具有以下特点:职业教育资金总额稳步增长,但存量小,在全国各类教育中所占比例小;各类职业教育投资差异明显,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保障优于其他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社会投入比例低;职业教育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突出了职业教育常规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职业教育投资区域差异明显,归因于经济和制度因素。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投资占GDP、生均经费和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的比重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冉云芳(2013)使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分析工具对20000―分析了2010年我国中职生平均资金投入现状,结果表明,我国中职生平均资金仍存在总额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顾翠凤、董凤(2015)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通过对东西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比较分析,发现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高,资金来源渠道多;相反,西部投资少,资金来源渠道少。郭文富、陆燕飞(2015)对部分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标准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需要提高基本能力建设和内涵改进;行业专家认为:公共财政投资不足,未建立平均分配标准,行业企业投资不足是最突出的问题;学校认为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资金短缺、(平均生活)财政分配不足、债务压力大、发展资金短缺、学费低等。
云南省民办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民办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其发展壮大中存在诸多困难,制约其发展。通过对云南省部分民办职业学校的调查,基本可以总结出以下困难:
(一)资金不足,办学困难
私立职业学校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是组织者或董事会成员的自有资本构成。学校的日常运作主要取决于学费收入。“以学养学”的状态限制了学校的发展。没有招生就没有学费,没有学费就没有经费,没有经费学校就不能正常运转。比如云南省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工资由学生学费支付,公办职业学校的教师工资由财政资金支付。虽然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学费很高,但学费有很多用途。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公办学生和民办学生的收费差异不能太大。因此,相对而言,云南省民办职业学校的资金非常紧张。此外,资金不足会影响一些硬件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如校舍面积小、培训基地少、教学设备少、职业教育注重培训和操作能力。教育产出滞后,质量差,势必影响投资者的后续投资,不利于云南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首次平等对待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但实际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仍被区别对待。例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4年发布的《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第一条第十项
规定:学校批准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①但私立职业学校的学费收入不纳入预算管理,也不纳入预算外的资本账户管理,因此需要纳税。私立职业学校不能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换句话说,在税收优惠方面,私立职业学校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另一个例子是,云南私立职业学校和公立职业学校的教师待遇也非常不同。私立职业学校的教师身份为私立非企业,养老保险按企业职工购买,退休后的养老保险远低于公立学校。在福利方面,云南私立职业学校的教师不能享受公立教师在医疗和住房方面的各种补贴和社会保障。
(3)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民办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影响着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而云南省民办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一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再就业的老师。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经验较少,没有教学经验和职称,往往被社会认为是教学质量差。民办职业学校教师的地位和地位不被社会认可。然而,云南省公办和民办教师待遇明显的差异,很容易让一些教师把民办职业学校作为跳板,在民办职业学校获得经验和职称后,投入到公办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待遇。对于民办职业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流失。相反,民办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公办学校培养优秀教师的实训基地。严重影响民办职业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加剧民办与公办教师的差距。
(四)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民办职业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更多的人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会成为高薪阶层和社会地位的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是低学历的技术工人和体力劳动者。对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没有充分肯定,成绩好的学生优先考虑高等教育,成绩差的学生选择职业院校。这些成绩差的学生通常具有学习态度不正确、学习能力弱的特点,进入职业院校后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