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走出“批评教育价值困境”的思路探索
面对“批评教育权利困境”,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教育活动的领导者,不能因为客观环境而放弃主观主动性,不能因为教育对象而放弃作为教育者的职业本能,不能因为多重压力下的生活状态而放弃对学生的关心和热情,而应积极应对,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大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行动:
(1)增强对当前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变化的客观认识,深入研究
当前教育产业化趋势和高等教育普及的发展方向,使高等教育中的相关教育因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也在经历现代化的转变。同时,作为教育对象的当代学生群体,其成长基础、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等方面在同一代代和代际代表之间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教师批评教育所面临的教育环境和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必须增强对这些变化的客观认识。同时,要以学者研究的态度对待上述变化,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防止教师仅仅否认批评教育权利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2)时代更新和创新批评教育的概念、内容和方法
高校教师在批评教育权利时,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工作状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创造性。在行使相关批评教育权利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基本概念的科学性、内容的现实性、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权利行使的界限、程度和范围,创造性地构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良性互动机制。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以科学、合理、适度的方式说服学生,以情感说服学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高校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作为教育活动的领导者、教师风范的代表、学生成才的引导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等多重角色的身份关系,避免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坚持一些传统的教育权利观念和规范,过分依赖传统的批评教育权利行使方式而不考虑变化,甚至保持不完整,改变学生在行使批评教育权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要么言行过激、尖锐对立,要么放任自流,无论不问两极取向。
(3)探索构建新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新的师生关系应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关系的基本定位,不能浪费或重视,教师应及时调整批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和放弃旧的机械教条、僵化、挫折自尊甚至人身攻击批评教育方法,贯彻“教育”教育理念,“传统的大学师生关系不能承担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发展自己的使命。基于当代大学师生关系转型的特点,新型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表达了与传统大学师生关系完全不同的理论特征,在实践中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气质。教师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和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向下的眼睛、深入的学生、主动的行动,探索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改变以往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权威、长途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对话、互动、关心理解、个人多元化的现代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教师权利与学生权利的良性互动,实现教师批评教育权利行使与维护的工作机制和实际效果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