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人的终身财富。高校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此外,受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影响,学生上大学前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升学上。家长和老师代表学习以外的事情,导致缺乏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得到释放,脱离了父母、纪律和安排。当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需要独立面对时,许多大学生无法适应,许多不良行为习惯逐渐暴露,如:处理人际关系不好,经常打架;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厌倦逃学;沉迷于互联网,沉迷于互联网;不关心环境,到处乱扔垃圾;不懂简单,生活奢侈浪费;缺乏诚信意识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教育效果,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是从人类的基本行为入手,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它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密切相关。开设社会礼仪课程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生活。可以说,人们生活中的言行是日常习惯的外在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习惯往往渗透到一个人的思维、语言、行为等活动中,主导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大学阶段是塑造自己形象、铺平人生发展轨迹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习惯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2]。然而,在大学里,一些大学生表现出“习惯”,非常令人担忧,一些学生文明意识薄弱,缺乏礼仪知识,知识但不礼貌;有些学生不注意个人形象,经常穿衣服,行为不当,张嘴是粗话,上课迟到甚至旷课,公共场所噪音,自学室手机铃声,忽视他人的存在,吃饭,上车不排队等等。这些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不以为耻,反而认为理所当然,这不得不发人深省[3]。要认真分析总结高校学生缺乏礼仪素养的现象和原因,思考加强高校礼仪培养教育的必要性。不要让努力完成大学学业的学生满怀期待地走向社会,发现自己缺乏礼仪素质。不要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教育的人。他们应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强礼仪培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礼仪素养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


1.缺乏友好意识


有些学生鄙视社会道德,忽视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忽视他人的感受,一切都从个人愿望开始,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宽恕。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不是从愿意解决问题、冷静分析、积极沟通,而是头脑发热,夸大事情,有点不满意评论或抱怨,以及对自己草率行为的负面影响。


2.重利轻义,拜金主义盛行


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秽,贫穷不能移动,威武不能屈服”。孔子和孟的“重义轻利”观念旨在要求人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对“利”的追求应以“义”为前提[4]。然而,如今,许多人重利轻义,不顾道德理想和法律法规。正是因为对义利观的误解,一些学生不再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人格塑造,而是“一切都要看钱”。在校期间,一些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和其他优秀奖项,毫不犹豫地诽谤学生;毕业时,一些学生主要注重寻找赚更多钱的工作,急功近利,注重实惠,从而失去了积极的热情和活力。在这种道德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学生的人格必然会扭曲,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3.只尊重自己,尊重意识淡薄


有些学生只尊重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不尊重长辈,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学生,总是缺乏友好和平,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难以融入集体。缺乏大学礼仪素养教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且影响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