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继承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具有教育职能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个民族民族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民族文化不仅可以表现为一种精神,还可以通过一些客观的物理和抽象的艺术来表达。精神涵盖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可以是爱国主义,也可以是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奉献精神。这些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为每个民族的后代提供了行为准则的参考标准,对每个民族的品格修养和人民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民族文化一方面体现了民族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族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将成为整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民族教育的具体使命
教育在不同层面的使命和意义是不同的。在社会层面,其使命是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有效手段,规范社会发展,建立相关具体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民族层面,其使命是维护种族的有效延续,帮助民族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文化。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延续和生存的重要基础,其优秀文化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此外,民族教育的具体使命也体现在充分发扬民族自身个性上。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世界文化的各种组成部分,这取决于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而这种文化多样性恰恰是每个民族自身的教育内容。
(3)高等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影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和文化的传播应该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实施高等教育,帮助民族文化快速推广,通过民族教育延续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特征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是保证各民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但现实中,相关高校在民族文化学科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缺乏具体的了解,使得民族文化无法系统传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如下。
1.缺乏相关的教育体系作为保障。这主要体现在没有具体的教育法规和制度上。同时,民族文化的教学往往需要完善的师资力量和大量的理论基础,但在这些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2.各地区政府和高校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这一问题将导致许多民族地区的大学无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文化教学课程。
3.师资力量相对匮乏。这个问题是上述两个问题的进一步延续,因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很少有学校会培养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导致这个领域的师资力量出现故障。此外,从事这类专业的学生往往面临就业面狭窄的问题,这也使得很多高考学生不选择民族文化教育相关专业。
(四)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继承过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在合作交流中,更提倡使用共同语言和相同的文化思想,然后寻求工作的效率和便利,在人才需求中也表现出集中,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文化冲突。
2.高校学科建设缺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很多学校管理者忽视了民族文化教学的具体教师培训,以及一些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学科设置。
3.民族文化逐渐脱离现实世界。现实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更多地存在于一些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中,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表现和交流,缺乏实际的具体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