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质量是指利用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源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技能[1]。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信息质量是创新型人才的必要素质。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和评价[2]。旨在探讨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素质评价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1.信息质量内涵的演变
信息质量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Zurkowski[1]于1974年提出,是指人们的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处理、分析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McClure[3]认为信息质量是传统质量、网络质量、计算机质量和媒体质量的集合。中国的信息质量最初是从图书馆的质量演变而来的,主要包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定[4]。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虚拟咨询机构、搜索引擎、电子数据库、网络信息充满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图书馆唯一的信息源地位被打破,简单的图书馆检索技能不能满足需求[5],因此,信息质量被重新定义为狭义和广义[6],狭义信息质量是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广义信息质量是指检索、筛选、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质量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信息质量的内涵和延伸不断丰富。陈爱普[7]将信息质量的内涵分为两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三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六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概念、信息道德、信息潜力、信息心理)。毛毅[8]认为,信息质量的内涵体现在信息知识水平和信息行为能力、信息分析评价和利用能力、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五个方面。王金贵[9]将信息质量与图书馆、计算机技术、教育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提高了信息质量的概念和内涵。
二、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信息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有效的战略、方法和方法,增强个人信息意识,提高个人信息能力,丰富个人信息知识,树立个人信息概念,加强个人信息道德,使个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教育[10]。信息素质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澳大利亚早期开展了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11]。中国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依靠大学图书馆通过新图书馆培训、文献检索课程、各种信息利用培训和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文献信息利用实施。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进展:曾晓木等[12]提出根据基础、通用、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组成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即对低年级学生实施基础信息素质教育,包括图书馆基础能力教育和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教育,如图书馆布局和在线目录、网络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使用等;对中年级学生实施通用信息素质教育,包括分析信息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源,评价和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合法检索和利用信息;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实施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包括了解本学科信息的范围、类型和常用信息资源,能够正确判断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的写作。陈林等[13]提出,信息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为总体目标,全面构建基础平台课程,完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和巩固课程。
信息素质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燕丽[14]将信息素质学习分为研究型和资源型。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研究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资源型学习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实现课程目标的学习,是一种自我更新和拓展知识的学习。曾晓牧等[12]提出新生培训、专题讲座可由图书馆人员承担;培养基于学科的信息质量需要学科教师和图书馆人员的合作;信息质量网络教育资源需要图书馆人员和电子教育人员共同开发建设;信息质量教学设计需要图书馆人员与教师合作。杨晓文[15]根据系统论,建立文献检索课教学管理体系,系统管理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取得最佳综合效果。针对当地高校可搜索的数据库和电子资源较少的现状,徐平等[16]提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高校文献信息合作。宏观上,形成区域乃至全国联盟,实现网络培训资源共享;中观上,实现校际与数据提供商的合作;微观上,实施校园内图书馆与系、图书馆与教师、图书馆与学生的合作。此外,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质量教育已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新趋势[17],但国内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尚未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在线信息质量教育,部分大学图书馆用户在线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调,注重信息资源搜索,忽视用户评价信息资源能力培训,缺乏个性化服务项目等,急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