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中国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甚至呈现出直线增长的趋势。然而,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因此,资金管理非常困难。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金,确保其安全运行,是教育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今,我国教育部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使用的内部审计制度也不完善,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方法不够科学,内部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较低,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金,促进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教育部内部审计的职责和内容
教育部内部审计是指对本部门直属单位和中小学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的行为。分析近年来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不难看出,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各单位必须严格开展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支持教育的发展,以反映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教育机构内部审计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工作,遵守审计职业道德,依法实现审计和负责任的职业态度。
二、教育部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内审工作认识不清楚
如今,教育机构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许多单位甚至认为其工作内容是内部经济检查,忽视内部审计工作的综合监督职能,忽视内部审计工作在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一些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将限制他们的权利,没有正确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所以他们总是感到无聊。
(二)内审制度不完善
如今,大多数教育机构还没有开设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履行审计职责的方式也不够规范。各类审计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工作步骤也不严格,也没有为工作绩效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往往受到侵犯,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导致审计过程中面临巨大风险。
(三)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
由于单位对内部审计职责认识不清,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隶属关系、人员编制等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部分单位在会计部门或监管部门设立内部审计公司;部分单位由负责金钱、物资和会计的人员担任审计岗位;很多单位领导同时负责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破坏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者的利益。因此,内部审计工作者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往往不能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开展工作,不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特别是当领导违反规章制度时,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敢”约束。因此,只有保证审计公司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权威性,才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四)内审方式落后
目前,教育部门的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事后审计较多,事前审计较少。主要通过阅读凭证、账簿和报表,对账证、账簿、账实、账表进行检查,检测单位的资产、债务、收入和支出状况,把工作重点放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和违反规章制度上,因此,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审计是一项以“监管导向”为主的审计方法,过于重视监督作用,忽视了对教育机构经营资金状况的合理评价,导致审计责任和质量无法提高。